第556章 跨國的物理課題合作項目?(1 / 3)

第556章 跨國的物理課題合作項目?

為期三天的學術報告會很充實,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學家們作的最新前沿學術成果報告,讓秦克和寧青筠大開眼界。

比如米國夏裔數學大師張益塘教授作的《證明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報告。所謂的“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即斷言西格爾零點不存在。它是廣義黎曼猜想的“一種特殊並且可能比其弱得多的形式”,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的證明,可以作為黎曼猜想成立的一個佐證。

張教授在報告裏,以詳細的推導證明了“模D的實原特征L-函數在區間(1c(logD)^2024,1】內沒有實零點,這裏c是絕對實效正常數”,引起了全場的驚歎和響亮的掌聲。

如果不是秦克第一天作的有關黎曼猜想的第四組表達式報告太過耀眼奪目,張教授的這次報告大概會是本次學術報告會裏,幾乎可以比擬“冰雹猜想證明”的偉大成果。

來自匈牙利的數學家埃米利·玻利瓦爾教授作的《數學在智能算法中的應用》,借助高維逼近理論、泛化誤差分析和訓練算法分析,極大地推動了機器智能學習,在應用數學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果。

還有來自得國的數學家萊佩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用群論推動結晶學發展的學術成果。

聽了這些最前沿的理論數學與應用數學成果,以及在晚宴時通過與法爾廷斯、林登施特勞斯、懷爾斯、斯圖爾特、邱老先生、陶教授等熟人的交流獲取到的消息,讓秦克感到了隱隱的壓力,以及遇到勁敵的興奮感。

國際數學界從來不缺乏天才,隻是許多天才並沒有把心思放到證明數學猜想上,而是各自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尤其是應用數學領域學深鑽透,大放異彩,現在許多新科技的突飛猛進,離不開這些頂尖數學家們在背後的助力。

最近一年多來,秦克在理論數學方麵確實獨占鼇頭,但近些年來除了他之外,也有不少四十歲以下的數學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鷹國的梅納德教授,在前年發表的素數結構和丟番圖近似理論,就被稱為近十年來有關丟番圖的最傑出成果;又比如來自米國的哈夫曼教授,近四年來陸續證明了強梅森猜想、證明了道林威爾遜關於幾何格的猜想,證明了海倫-勞特-威爾斯有關擬陣的猜想,還在霍奇猜想上有極深的研究……這些年近四旬的傑出數學家,都是最新一期菲爾茲獎的熱門獲獎人選。

更別提那些在應用數學領域已碩果累累的數學家們。

菲爾茲獎每年最多隻有四個名額,秦克感覺光憑自己目前的成果,還是有點懸,尤其是年齡方麵是硬傷。

優先把菲爾茲獎頒給接近四十歲的優秀數學家已是公開的潛規則了,昨晚與熟悉的眾多大佬坐在一起吃晚飯時,大佬們也暗示過這樣的風險,鼓勵秦克爭取在年底前完成黎曼猜想的最後一組表達式,或者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

看看時間,現在已是二月底,最遲在九月就得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爭取將數學等級提升到“宗師級”,這才能完全看懂吃透《黎曼猜想全解釋》裏的第五組表達式,並將之公開發表,如此才能確保將菲爾茲獎攬入懷中。

不然就要等四年後了。

當然,哪怕四年後,秦克也不過是24歲,依然是曆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獲得者,但現在有機會能在20歲就拿到菲爾茲獎,為什麼不努力加把勁,爭取爭取呢?

秦克燃起了熊熊的戰意,同時暗自下定了決心,接下來的半年裏,除了計算種子學與沙漠紅薯的課題外,他的主要精力都會放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上。

不過這次既然見到了法爾廷斯,秦克便想起了幾天後的洪堡研究獎,便在最後一天的晚宴後,叫住了法爾廷斯老先生,向他請教得國裏有什麼值得合作的科學家。

法爾廷斯對秦克獲得洪堡研究獎並不意外,他奇怪的是,秦克居然沒想找得國的數學家來合作做課題。

“秦克,你的意思是,你選擇與得國的物理學家或者化學家進行洪堡研究獎規定的課題合作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