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值得曆史銘記的兩場論文答辯!(1 / 3)

第568章 值得曆史銘記的兩場論文答辯!

秦克的碩士學位答辯論文選了《黎曼猜想的前四組表達式推導及證明過程》,而博士學位答辯論文選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他在數學係沒有導師,於是係裏便安排田劍蘭院士當他的研究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據說這個隻是掛名的導師也讓數學係裏的教授們爭破了頭,畢竟哪怕是名義上的,也是秦克的老師啊!

現在誰不知道秦克有很大機會拿到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得主的導師,說出去臉上都能添三層金紙!

最終還是顧伯鈞副校長拍了板,讓田劍蘭院士一舉將秦克和寧青筠的研究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兼起來。

這個人選倒還真是沒人敢有異議,畢竟田院士原本就是寧青筠的老師,當初秦克也是想要拜在她門下求學的,隻是田劍蘭院士自謙才能不足以教導秦克,此事才作罷,但事後秦克依然與寧青筠一起叫田劍蘭做“老師”。

何況田劍蘭還是目前清木大學數學係唯一的專職數學院士!

——這裏提一句,邱老先生是外籍院士,而且是求真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已算是半獨立的院係,不隸屬於數學係。

所以眾多教授們也隻能半眼紅半感歎地說上一句,田劍蘭院士這一年多來真是時來運轉。

秦克選的都是之前的學術成果,論文稍作修改就能用。因為這段時間他在數學上的心思全花在了黎曼猜想的第五組表達式推導上,沒精力單獨準備新的論文了。

而寧青筠不一樣,她集中了大多數的精力,花了近十天時間,將之前寫了一半的論文完成,最終形成了兩篇主題不一樣的論文,分別是用於碩士學位答辯的《隨機係統與代數幾何在數論中的創新應用》以及用於博士論文答辯的《通過泛函分析解決確定性模擬方法中的理論誤差界問題》。

這兩篇論文的優秀連秦克都大為驚訝。

第一篇的碩士論文基本上是寧青筠在這幾個月來研究“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時的心得,綜合了王派與陳派的數論學說,以及她自己的深刻理解,將隨機函數、概率論及代數幾何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幾乎完全由她原創的新型數論方法,對於解決某些概率相關的數論問題極有幫助。

之所以說是“幾乎”,是因為裏麵有一點“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的影子,但不多,隻有10%左右,更多的是原創的更深層次創新。

光是這一篇論文就足以成為非常優秀的博士論文了,寧青筠卻隻是用在了碩士學位的答辯上。

而另一篇《通過泛函分析解決確定性模擬方法中的理論誤差界問題》更是了不起,寧青筠通過這兩年來她最擅長的泛函分析及數學建模方法,首次解決了在函數間斷下非光滑函數誤差界的局限性及其收斂性問題,甚至可以應用到股市的買空賣空期權期貨操作當中,可以說是應用數學方向的一項傑出成果,起碼可以秒掉國內70%的青拔課題了。

事實上這也是寧青筠在年初與秦克嚐試進行美股交易,卻發現美股的趨勢線完全變壞,短期內沒有好轉的可能,於是便轉而研究買空賣空指數期貨的經驗心得提煉而成的學術成果。

到美股裏嚐試圈錢用於鍛煉能力、為未來的科研補充資金,是兩人的既定目標。

為此兩人在三月在得國期間,利用了大概兩周左右的空閑時間,借助微光進行了大量的曆史數據分析,並建立起了基於隨機係統及概率論統計論的數學模型,後續模型建立後主要由寧青筠在跟進完善。

依托這個數學模型的自動化交易,兩人勝多輸少,那300多萬美元的美股賬號,目前利滾利已翻了接近一倍,達到600多萬美元,這還是後來寧青筠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完善“青檸數論非線性結構法”和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上,沒有再對數學模型進行更新的戰果。

頂尖數學家在股市裏圈錢的能力可見一斑。

當然,前提是有像美股這樣買空賣空股指期貨的製度,不然單邊下跌的熊市裏,神仙也沒法子不虧損。

寧青筠的這兩篇論文已事先交給田劍蘭院士看過了,田劍蘭院士隻提了幾點小意見,便同意了她用這兩篇論文來進行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