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他創造過那麼多奇跡,這次我依然選(1 / 3)

第590章 他創造過那麼多奇跡,這次我依然選擇相信他

在薑為先院士的流體力學實驗大樓裏,秦克正與寧青筠試著重複一百多年前鷹國大物理學家雷諾曾做過的“圓管水流實驗”。

這隻是個很簡單的實驗,簡單到連小孩子在家裏拿根圓管接到水龍頭就能做,但想要清晰地觀察流體隨著流速的增加,由規則的流動轉變為紊亂的、無規則湍流,就需要借助現代儀器,精確地記錄下產生轉變的流速關鍵點,以及湍流與管徑(d)、流體的粘度(μ)、流體的密度(ρ)之間的關係。

“雷諾數Re=ρvL/μ,其中ρ、μ為流體密度和動力粘性係數,v、L為流場的特征速度和特征長度……”

“一般管道裏,當達到臨界雷諾數Re=4000,會變成完全的湍流狀態,當Re=2320~4000,為過渡狀態……”

兩人一邊記錄一邊計算,一邊推出結論。

這些知識其實查文獻也能找到答案,但由自己親自做實驗並完成推導驗證,才能極大地加深對湍流、對雷諾數的認識。

這個實驗自然是薑院士安排兩人去做的。

“咦?”寧青筠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問題:“秦小克,如果根據這個實驗裏我們作出的推導,運用N-S方程進行平均處理時,會出現比方程數目多出一個未知函數的情況。”

秦克倒是心裏有數,他在S級知識《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究與詳解》前篇、中篇、後篇就看到過類似的答案了:“這是個閉合問題,對於N-S方程想進行求解會非常困難。在這裏你可以直接引用N-S方程的特定形式——雷諾方程來解釋。”

所謂的雷諾方程,是指當年雷諾將湍流瞬時速度、瞬時壓力加以平均化的平均方法,以N-S方程為基礎,推導出來的描述湍流平均流場的基本方程,是湍流裏的重要理論基礎。

寧青筠試著代入雷諾方程,果然成功解決了問題,她驚歎道:“秦小克,我發現你真是什麼都懂。”

“一般一般,剛好流體力學和N-S方程是我比較擅長的領域而已。其實湍流最難的是要用非線性理論來解析,它是如何從層流演變來的,目前主要相關假定有分岔理論,混沌理論、奇怪吸引子和邊界層理論……”

秦克正好也趁機向寧青筠講解一下S級知識《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究與詳解》有關湍流的理論,但剛說到一半,手機忽然響了。

是國際長途。

秦克微微一怔,心裏有了某種預測,他接通電話後,果然那頭傳來了一個男子以英語說道:“秦克博士,你好,我是IMU的工作人員道爾吉·曼德勒,目前我們的‘黎曼猜想評審專家團’已基本上完成了對伱那黎曼猜想五種表達式的評審,接下來需要與你進行一次遠程視頻問答,時長大概是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請問你什麼時候有時間?”

聽到這個通知,寧青筠既驚喜又有些緊張。

驚喜自然是聽到專家團已完成了評審,這意味著沒發現什麼大問題,不然根本就不會有第二環節的當麵“答辯”了,但緊張的是,“答辯”環節居然可能有兩個小時那麼長,想到秦克要麵對三十個數論方向的頂級專家輪番“轟炸”兩個小時,哪怕是對秦克再有信心的寧青筠也難免有些擔憂。

畢竟沒人會是全才,如果有專家盯著某個細節刨根問底,不斷地細究,那還是很難應付的。

她正既忐忑又擔憂間,隻聽秦克道:“請問這個提問回答環節是以直播形式對外公開的嗎?還是隻有我與三十個評審專家遠程視頻連線?”

“兩種都可以,我們這邊建議是在IMU的官網直播版區全程直播整個過程,這樣無疑將會讓各國的數學家更直觀地了解情況,但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也可以提出來。”

“我沒意見,全程直播好了。時間的話……”秦克看看手表:“後天是周日,我們這邊的時間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都可以。”

“後天嗎?我看看日曆和時差……那時間定為後天周日,夏國當地時間為下午四點,怎樣?我們柏林這邊與夏國時差七小時,正好是同日早上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