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克雷數學研究獎,以及奧斯特洛斯基(1 / 3)

第595章 克雷數學研究獎,以及奧斯特洛斯基獎!

秦克將接下來要解決的第一個千禧年難題目標定為“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原因很簡單,既然現在他和寧青筠專注於流體力學與N-S方程,就先解決這個,畢竟物理要升級,要拿獎,就得有拿得出手的物理學術成果。

至於霍奇猜想,就當成飯後甜品和樂趣,花上兩三年時間慢慢地消化吸收腦海裏的那份S級知識《揭秘霍奇猜想》、再考慮發布的事吧。

定下了目標,秦克打算把精力放回到物理上,但破解了黎曼猜想實在非同小可,各方麵的采訪報道絡繹不絕,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講邀請函更是雪花般飛了過來。

幸好清木大學竭力擋住了外界的喧囂,隻有部分實在推卻不了的采訪,才需要秦克應付一二,使得秦克能把大多數心思放回到學習與科研上。

未等秦克剛剛緩過一口氣,又有個越洋國際電話打來了。

這回的電話卻讓秦克一下子跳了起來。

這是從瑞士奧斯特洛斯基基金會打來的電話,通知秦克和寧青筠,因為在數論方麵取得的突出成果,兩人獲得了本屆奧斯特洛斯基獎,請兩人於十月下旬到蘇黎世拿獎。

奧斯特洛斯基獎,這是一項與柯爾獎、克拉福德獎齊名的國際數學大獎。

它是由著名瑞士數學家A.M.奧斯特洛斯基建立的數學大獎,成立至今已超過35年。

奧斯特洛斯基獎每兩年頒獎一次,每屆獎勵1至2名在純粹數學或數值分析的基礎理論方麵有重大貢獻、重大成就的數學家,不限國籍年齡性別,獎金是每人十萬瑞士法郎。

隻要拿到這個大獎,意味著係統要求的“爭取再捧回與‘柯爾數論獎’相當或者更高級的五項國際數學大獎吧”,他就能完成4/5了,而最後一項,無疑就是菲爾茲獎。

這個消息讓秦克心情不錯,尤其是能和寧青筠一起拿到這個大獎,到時他可以先去米國拿克雷數學研究獎,然後飛回國休息一周左右,就和寧青筠一起飛蘇黎世拿奧斯特洛斯基獎,順便在當地旅遊幾天,然後就可以直飛柏林,參加十一月初IMU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了。

這麼一盤算,下個月從中旬到十一月上旬,他基本上都處於飛來飛去的狀態……加上與科佩特教授一起合作的“拓撲量子計算”,以及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型沙漠紅薯研究課題,想專心在實驗室研究物理方麵的湍流問題怕不容易了。

不過科研之路很是漫長,接下來人生還有幾十年的光陰投入到科研之中,急什麼呢?

秦克放寬心態,此時他最想做的事,是把兩人獲得奧斯特洛斯基獎的喜訊,告訴寧青筠。

哦,寧青筠今天不在,今天是周六,穀燕菲她們約了寧青筠出去逛街。

慢慢地,寧青筠身邊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好朋友,這讓秦克感到特別的欣慰。

……

時光在學習與科研中匆匆而逝,秦克與寧青筠一邊參加薑為先老師的湍流課題組,一邊抽空到清木大學的求真書院講課,每周兩節。

而燕大那邊,也平均兩周左右過去作一次公開的學術講座。

周末兩人要麼約會,要麼就去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參與及指導科研人員加大對“新型沙漠紅薯”的研究與實驗,而當中的數據,又用來完善“計算種子學”。

與科佩特教授合作的“拓撲量子計算”因為選擇了新的“拓撲超導渦旋態”方向,開始起步時進度較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良好的團隊合作使得研究進度開始提速,估計最快明年三月就能出一些比較激動人心的成果了。

在秦克回歸學術科研期間,媒體界與學術界圍繞黎曼猜想的餘音依然嫋嫋,熱鬧不斷。

比如十月初發行的五十萬冊《數學年刊(黎曼猜想特別專輯)》迅速被搶購一空,而數學年刊編輯部表示不會再加印,使得這本特別專輯一時間成為了絕版,不知道多少人在網上加價求購,隻為用來收藏,紀念黎曼猜想被破解的偉大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