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靈活變通的《物理學報告》(1 / 3)

第703章 靈活變通的《物理學報告》

秦克與寧青筠一個月就來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十次八次,平時主要還是主管哈羅德、副主管淩紹唐、助理甘佩璿三人負責起實驗室的日常事務。

淩紹唐是個有傲氣的人,但哈羅德長年跟在科佩特教授這樣準諾獎水平的物理大師身邊,各方麵的素質都不遜於他,而且在量子計算方麵的經驗更是豐富至極,加上性格樸實中帶著豪爽,所以淩紹唐對他倒也另眼相看。

而甘佩璿又是他的嫡係師妹,自然也會讓著點。三人在經過語言與性格的相互磨合後,搭起來的班子倒也似模似樣,頗能精誠合作。

哈羅德理論基礎紮實,實驗經驗豐富,淩紹唐天賦過人,創新意識強,甘佩璿專業水平不錯,做事細心滴水不漏,在他們的帶領下,量子力學實驗室迅速便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為秦克與寧青筠提供源源不斷的實驗數據。

但此時在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裏,哈羅德、淩紹唐、甘佩璿的臉色都頗為凝重,三雙眼睛緊緊地盯著電腦的顯示器屏幕。

上麵正打開著一個全英文的網頁,標題是《加州大學的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日前在量子計算方麵又有了新的突破!》

這是一篇新聞報道,報道了加州大學的約翰·克勞澤教授帶領著團隊,利用量子糾纏理論和合成金剛石中天然存在的氮空穴特點,解決了量子比特的“相幹時間”問題,在實驗室裏初步實現了室溫量子計算。

眾所周知,量子比特的疊加態組合是關鍵,它能表示01、10、11和00這些數據,遠勝於常規計算機隻能表示1和0的狀態。但量子比特保持特定疊加態的“相幹時間”是很短暫的,一旦超過“相幹時間”就會導致量子計算出錯。

現在約翰·克勞澤教授已解決了因為單個量子操作和糾纏操作的分辨率過低而產生的“相幹時間太短”的問題,也就是能滿足“長相幹性”的準則了。

量子計算機運行需要完全滿足“DiVinzo準則”,即可擴展性、初始化、測量、通用門和長相幹性,從這篇新聞稿來看,除了“可擴展性”還沒解決外,其餘四個準則都基本上能滿足了。

唯一的不足是,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隻能實現5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在可擴展性方麵還有較為嚴重的缺陷,畢竟想正式投入使用,起碼要有64個量子比特。

但哈羅德等三人心裏都清楚,約翰·克勞澤教授帶領這支世界最頂級的量子計算團隊接下來肯定會集中全力進攻這個“可擴展性”的準則問題,隻是誰也不曉得他們會在一個月後還是一年後解決這個問題。

淩紹唐向來淡定的臉上都滿是凝重,他皺眉道:“哈羅德,難怪這個克勞澤教授之前能將你們逼得這麼慘,確實實力驚人,距離他們上次取得發表聲明說要解決這個長相幹性原則,才過去了四個月不到吧?居然就真的解決了,這樣的速度夠驚人。”

哈羅德也有些受到打擊了,如果不是克勞澤教授的團隊太過咄咄逼人,他的恩師科佩特教授又怎會亂了方寸不斷地加快進展、天天加班加點,才最終導致身體狀況突破臨界點直接垮了?

哈羅德不甘心道:“他們研究這個方向已經快五年了,我老師是四年前才開始著手研究的,後來又因為兩次意外前功盡棄,後來得到秦教授和寧教授的相助,才走上了快車道。我們的方向肯定是正確的,就是時間太短了,不知道能不能搶在克勞澤教授之前完成拓撲量子的理論體係。”

克勞澤教授的團隊是合作磨合了多年的世界頂尖團隊,而他們這個團隊才成型不到三個月,而且許多新招來的人對於量子計量的了解程度都不夠深,實驗操作的經驗更是欠缺,如果不是有秦克和寧青筠那逆天的數學建模能力,一再實現彎路加速,盡可能地降低團隊走彎路的概率,哈羅德甚至看不到任何反超成功的希望。

而現在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幾乎已可以說是穩操勝券了,反之他們,連最關鍵的“合成出最理想的馬約拉納費米子載體”都未能完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