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破格提前增補院士的提議
秦克和文選平院士約定了元旦假期後的第一天到夏科院的物理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後,一直堵住的街道終於恢複了流動。
車外依然是漫天飛雪,鵝毛大雪帶來的是急劇降溫,路上的行人不多,基本上都是行色匆匆。
如果到下午還是這樣的大風雪,估計下午學校裏的課都得停掉了。
秦克開車來到流體力學實驗室外的停車場,看到車子的電量隻剩下40%了,這點電量都不夠開回小區的,不過秦克今晚打算回學校的別墅住,走路十分鍾的距離,開車用不了三分鍾,倒是綽綽有餘了,到時停邱老先生的別墅停車場,他家的停車場有安裝充電樁。
考慮到新能源汽車將會是未來的趨勢,這個實驗樓下麵的停車場也得準備幾個充電樁才行。秦克一邊想著,一邊打了個電話給方詠棠,讓她再買一輛混合動力的新車。
方詠棠爽快應下,又問:“老板,你想買什麼品牌的?”
秦克向看寧青筠,寧青筠表示自己沒什麼特別的喜好,秦克自己對車也沒什麼研究,便道:“方姐,你先選幾款作為備選發過來給我和青筠看看,100萬以內就行,不要那些高調的豪車,也不太老氣的商務風,最好科技感強點時尚點的,我喜歡嚐試新科技。”
“收到。車子還是掛公司名下就行了?”
“對,掛公司名下吧。”秦克打算到時將自己這台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交給公司使用,自己換那台混合動力的新車來開。
“沒問題,上牌需要點時間,估計需要三天左右,到時我會將星光銘緣小區停車場的出入證一並辦妥,學校這邊的出入證,是聯係陳雅辦嗎?”
陳雅是秦克兩人在學校裏的工作助理。
“對,聯係陳雅就行了。”
“OK。那我去辦事了,老板。”
方詠棠辦事非常靠譜,讓秦克和寧青筠極為省心。收好手機,看看中控台顯示的車外溫度,已跌到零下15攝氏度左右了。
而就熄車打電話這麼一會兒的時間,車裏已開始變冷了。
秦克先下了車,撐開傘護著寧青筠跑入實驗樓,暖氣撲麵而來。
寧青筠嗬著小手,看著玻璃門外的皚皚白雪,憂心道:“今天的冬天真的好冷呀,大草原那邊怕隻有零下二十攝氏度左右了,也不知道我們年中時才剛推出來的‘特種禦寒II型’冬小麥能不能扛過這個嚴酷的冬天。”
秦克安慰道:“沒問題,‘特種禦寒II型’冬小麥融入了‘完美型沙漠紅薯’的禦寒基因,在零下30攝氏度之上依然能保證超過九成的存活率和成穗率,若是萬一真跌破了零下30攝氏度,‘特種禦寒II型’冬小麥也隻會進入‘冬眠’狀態而已,氣溫回升又會繼續生長。”
目前市麵上的絕大多數冬小麥都無法抵禦低於零下12攝氏度的溫度,前年推出的“特種禦寒I型”冬小麥也隻能勉強扛得住零下30攝氏度,一旦超過這個臨界點,存活率就會跌到50%以下。
後來秦克和寧青筠利用研究“完美型沙漠紅薯”的經驗成果,指導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培育出了“特種禦寒II型”冬小麥,才算是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現在起碼不用擔心氣溫跌破零下30攝氏度給種植了“特種禦寒II型”冬小麥的農民帶來什麼損失。
三年前冬天那次寒潮帶來了給北方尤其是大草原帶來了嚴重的糧食減收減產,幾乎全部的普通冬小麥都凍枯萎了、顆粒無收,也使得農民損失慘重。
從去年起,在十幾個貧困村子的示範帶動下,也因為秦克和寧青筠如日中天的名氣,大草原那邊已開始推廣種植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研究出來的“特種禦寒I型”冬小麥了,今年更是直接種植升級後的“特種禦寒II型”冬小麥,根據當初實驗室培育出來的種子數據,扛過這次的寒潮應該不是問題。
不隻是“特種禦寒II型”冬小麥,剛剛在不少沙漠邊緣試種的上萬畝“完美型沙漠紅薯”,都要接受大自然這次極端氣候的嚴苛考驗。
“不過,現在看來極端天氣的出現概率似乎真的在不斷提高,等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初步掌握了計算種子學後,就可以讓他們多研究一下特種禦寒、特種禦熱的新型農作物了,盡可能地提高極端天氣下的糧食作物存活率,減少農民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