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沃爾夫農業獎和即將到來的離別(1 / 3)

第739章 沃爾夫農業獎和即將到來的離別

沃爾夫獎(Wolf Prize)是由得國化學家裏卡多·沃爾夫設立的獎項。

沃爾夫因為研究出熔煉廢渣中回收鐵的方法,成為了有名的大富翁,他在去世前,模仿諾貝爾,將絕大多數的資產都捐贈了出來,在1978年成立了沃爾夫基金會,並由基金會創立及管理沃爾夫獎。

沃爾夫獎設立的宗旨是促進全世界科學、藝術的發展,所以包括數學、物理、化學、醫學、農學、繪畫、雕塑、音樂和建築九大獎項。

這九項沃爾夫獎都是每年頒發一次,每個獎項一般為一至三人,每項的總獎金為10萬美元,由獲獎者平均分配。

其中沃爾夫數學獎是國際數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與菲爾茲獎、阿貝爾獎同一級別,都號稱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共同組成了國際數學界公認的“三大頂級獎項FWA”——“F(菲爾茲)+W(沃爾夫)+A(阿貝爾)”,最近IMU的陳省身獎也崛起得很快,已差不多可以與這三大獎比肩了。

菲爾茲獎隻頒給四十周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阿貝爾獎、沃爾夫數學獎、陳省身獎對獲獎者並沒有年齡方麵的限製,但因為具有終身成就獎的性質,要求獲獎者不僅在某個數學分支上有極深的造詣與貢獻,而且博學多能,涉足多個分支且取得卓越成績,有形成自己的著名學派,所以往往不會頒給年輕數學家,基本上隻頒給成果豐碩、德高望重、聞名遐邇的老數學家,獲獎者主要在六十歲到九十歲之間。

因而沃爾夫數學獎、阿貝爾獎、陳省身獎都被稱為“老爺子獎”。

夏裔數學家當中,隻有陳省身老先生和邱老先生獲得過這項大獎,而夏國籍的數學家還未有能拿到這項大獎的。

如果秦克與寧青筠能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獲得沃爾夫數學獎,那絕對會是轟動全球的新紀錄,影響力之大還甚於兩人獲得菲爾茲獎。

雖說他倆近一年來並沒有破解什麼世界猜想,但之前取得的成果已夠豐碩了,從學術成果來看,也不是完全沒機會拿到沃爾夫數學獎……

哪怕不是沃爾夫數學獎,能拿到沃爾夫物理學獎也非常不錯。沃爾夫物理學獎經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能拿到這個沃爾夫物理學獎,那距離諾貝爾物理學獎無疑又近了一大步。

所以對獲獎已有點小麻木、淡定如秦克寧青筠,此時聽到沃爾夫基金會打來電話通知說獲獎了,也難免有點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到底會是沃爾夫數學獎,還是沃爾夫物理學獎?

出乎秦克和寧青筠的意料,顧伯鈞副校長接下來說出的獎項並不是沃爾夫數學獎,而是——

“你倆獲得的是本屆的沃爾夫農業獎,恭喜你們!”

顧伯鈞的聲音裏難掩興奮,雖然不是數學獎和物理學獎,但農業獎依然非常了不起。因為諾貝獎沒有設農學獎,也沒設植物學獎,沃爾夫農業獎可以說是世界公認的農業學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與“世界糧食獎”並稱為國際農業領域的最高榮譽獎項。

夏國曆史上曾獲得過沃爾夫農業獎的,隻有已仙逝的楊老先生和袁老。楊老先生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袁老這開創了“雜交水稻”、活人無數的無雙國士,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秦克與寧青筠能拿到這個大獎,意味著兩人在國際植物學界尤其是種子學界的地位名望,已可以直追袁老了!

“沃爾夫基金會認為你倆創立了‘計算種子學’,又研究出了完美型沙漠紅薯,對於解決糧食危機、促進糧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打算將本屆的沃爾夫農業獎頒給伱倆。”

較之秦克二人當選院士,當然是拿到這個沃爾夫農業獎更值得慶賀。

雖然清木大學向來不以農學見長,但生物係也算是國內頂尖水準,接下來打算進一步向植物學的細分領域——植物DNA研究方向加深研究做大做強,秦克與寧青筠能拿到沃爾夫農業獎,將會使得清木大學這個步子邁得更穩更踏實。

清木大學也打算著在接下來的新學期聘請秦克兩人到生物係任教,指導植物DNA的教學工作。

秦克與寧青筠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裏的驚喜,雖然未能拿到沃爾夫數學獎與物理學獎,卻拿到了沃爾夫農業獎,完全可以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足以讓兩人驚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