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望月新一的挑戰,以及世界級大院士!
“昌艾?”
秦克留意到地鐵的入口站著個黃皮膚黑頭發、有些瘦小的年輕男子,正是他當年的IMO隊友,同樣拿到了IMO金牌的王昌艾。
王昌艾去年就提前從燕大數學學院本科畢業了,原本想去普林斯頓大學讀研,但因為不擅言辭,也有些口吃,估計有推薦信也未必能通過普林斯頓大學的麵試,秦克便聯係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陶折軒教授,推薦王昌艾到他那裏學習。
陶教授在考查過王昌艾的天賦與水平後,很爽快就收下了這個學生。
自從去年九月入學後,王昌艾就一直忙於學習,連春節也沒回國,但與秦克等熟人還會保持著郵件的聯係。
秦克倒沒想到他忽然來了瑞典,莫非是跟著陶教授來的?
秦克正要打個招呼,但想到自己現在易了容,話到嘴邊便收住了。
見王昌艾雙手拉著兩個大行李箱立在原地似是在等人,秦克便又四周張望,果然看到陶教授就在十幾步外,被一群似乎是粉絲的青年學生圍著,正有些無奈又有些困惑地掏出筆來在學生們遞來的本子上寫寫畫畫,估計是簽名。
多半是出了地鐵站就被當地的大學生認出來然後索要簽名,不愧是號稱青年學生偶像的數學大師,陶教授果真受歡迎。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陶教授和王昌艾沒打車,而是坐地鐵過來會場附近,但為了避免被熟人認出來,秦克與寧青筠悄悄交換了個眼色後,都沒過去湊熱鬧,馬上快步離去。
走了十幾步,卻聽到身後有個學生用英語問了句:“陶教授,請教一下,你認為知識的深度重要還是廣度重要?”
隻聽陶教授語帶誠摯地回答道:“我還在念研究生時,我對數學分析的一些理論特別感興趣,並且花了大量時間在上麵,因為這些理論與我當時在做的研究沒有任何的相關性,我還被導師說了幾句。但最近我在做一項研究,當年鑽研過的這些理論給了我很多的靈感。所以從我的經曆來說,分析、代數、幾何等這些學科的所有核心理論都值得花時間去學習去鑽研,但不必隻局限在這些核心理論上,若是自己感興趣,不妨多接觸些額外的知識。知識的深度提高能力,知識的廣度提升思維。”
秦克聽得暗暗點頭,想學好數學,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如果為了學而學是很難學好的,陶教授能在大多數數學領域都取得耀眼的成績,除了本身是超級數學天才外,對數學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與濃厚的興趣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秦克為自己的好朋友點了個讚,卻又聽陶教授道:“這方麵我的好朋友秦克教授,還有他的妻子寧青筠教授就做得很好。他們在念本科時,花了兩年時間去接觸一切他們感興趣的學科,而不是將自己的時間限製在專業範疇內,所以他們這些年來在幾個學科都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果。”
秦克還以為陶教授認出自己來了故意這樣說的,悄悄回過頭,卻發現他根本就沒看向這邊。
陶教授將手裏簽好名的本子遞還給學生們,繼續道:“說來你們找我簽名其實意義不大,當世最優秀的數學家,應該是夏國的秦克和寧青筠,他們這兩天就會過來瑞典,你們可以找他們簽名……”
秦克腳下差點一個踉蹌,好啊,陶教授伱這麼一個濃眉大眼的家夥,居然轉眼就把“禍水”引到自己和寧青筠身上了?
又有個女學生語帶希冀道:“我是隆德大學的學生會主席,秦克教授和寧青筠教授的報告會我們沒資格去聽,會場也進不去,不知道陶教授能不能邀請他倆到我們隆德大學舉辦一次講座?我們向學校申請過了,學校也發過邀請函,但秦教授寧教授回複說工作太忙婉拒了,我們一直引以為憾。”
陶教授倒是爽快:“行,我試試。”
秦克怕被陶教授和王昌艾認出來,也沒再聽下去,拉著寧青筠便跑,薑超和薑琦自然快步跟在兩人身後。
進入地鐵裏秦克便吐起槽來:“這個老陶,不厚道啊,下次得防著他將我們賣了。”
寧青筠隻是抿嘴輕笑,倒是薑琦出聲問道:“剛才那個是不是大名鼎鼎的陶折軒教授?看著有點臉熟,香江大學的走廊裏就掛著他的照片。”她說著又笑道:“當然,還掛著你倆的照片。你倆和陶教授一樣,都是香江大學裏無數學生的偶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