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那是無法超越的可怕存在!
眾所周知,N-S方程是一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其求解非常複雜,難度極高,在求解思路及數學處理方法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和突破前,隻能在某些十分簡單的特例流動問題上才能求得其特解,哪怕在部分情況下,可以通過簡化方程而得到近似解,但這些近似解加上已求得特解,加起來也不過是100多個。
這還是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N-S的求解問題涉及到的計算量能借用計算機技術得以實現、變得更簡單了。
目前誰也不知道這100多個特解,到底占到N-S方程所有特解的百分之多少。
現在秦克說通過“瀑布無限流循環算法”,可以求出N-S方程約60%的特解,這簡直一石擊起千層浪,足以讓所有研究過N-S方程的數學家乃至物理學家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如果說這話的不是大名鼎鼎的、拿到了菲爾茲獎的秦克,而且秦克在偏微分方程方向已是學術界公認的權威專家,怕就會有無數人站起來當場反駁說不可能了。
至於“楊-米爾斯的存在性和質量缺口”問題更誇張,它是世界七大千禧年數學難題之一,起源於物理學家楊老先生和米爾斯在1954年首先提出來的“楊·米爾斯理論”,該問題的正式表述為:證明對任何緊的、單的規範群,四維歐幾裏得空間中的“楊-米爾斯方程組”有一個預言存在質量缺口的解。
基於“楊-米爾斯方程”的預言已經在包括布羅克哈文、斯坦福、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築波實驗室等知名研究機構所進行的高能實驗中得到了證實,但時至今日,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數學上嚴格的“楊-米爾斯方程”乃未能在數學上求得精確解。
特別是被大多數物理學家所確認、並且對於“誇克”的不可見性的解釋中應用的“質量缺口”假設,也從沒人能在數學上給予一個讓人信服的證明。
因為在數學與物理上的雙重意義,使得“楊-米爾斯方程”成為了一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世界級難度的偏微分方程,與N-S方程並稱為“世上最難的偏微分方程”。
秦克竟然說“瀑布無限流循環算法”也可以用於“楊-米爾斯方程”的求解問題上,這讓再淡定的數學家都坐不住了,一時間整個會場裏議論紛紛,無數人站起來想要看清楚秦克接下來書寫的數學算式……
眼看全場的局麵有失控的跡象,工作人員忙四處去“救火”,安撫觀眾們的情緒,避免導致學術報告中斷。
日國的細野廣秀教授臉色鐵青,拳頭已握至發白而不自知。
他腦海中隻剩下一個念頭——如果秦克所說的“瀑布無限流循環算法”真能同時用於N-S方程的特解問題和“楊-米爾斯方程”的求解問題,那這次“愛因斯坦科學獎”將再沒懸念。
畢竟現在限製N-S方程在流體力學中應用的最關鍵問題就是求解問題,隻要能在60%的流體力學問題上使用N-S方程的特解(特解是指在某種初值條件下微分方程的解,它往往是一個或者少數幾個函數),乃至於是精確解(精確解指在求出特解的基礎上給函數賦值而得到的具體函數值),那將會對世界的流體力學產生巨大而深遠的意義,很多擋在人類科研界的艱深問題將變得簡單化,新的科技將層出不窮地湧現。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飛機將會飛得更穩更快,汽車行駛時的外觀設計也會迎來最優解。
至於“楊-米爾斯方程”的求解問題,更是會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完善乃至量子力學的發展都有著無與倫比的推動作用!
細野廣秀教授下意識地看向不遠處坐著的,望月新一的學生新村健二,見新村健二嘴唇抿得緊緊的,雙眼裏毫無神光,一副被打擊得生活不能自理的模樣。
細野廣秀教授心直往下沉,最後的一絲希望也淹滅在黑暗中,整個人仿佛在一瞬間又蒼老了十歲。
他甚至不再奢望秦克會在接下來的25分鍾報告裏出錯。
以秦克的名望地位,如果沒十足的把握,他又怎會在這樣重要的報告會上拋出這樣的觀點來?
事實也正如細野廣秀教授所想的那樣,秦克在接下來花了十五分鍾,選擇了幾個實戰案例,詳細地講解了如何運用“瀑布無限流循環算法”求出N-S方程的特定情況下的特解乃至是精確解。
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尤其是那些長年累月從事N-S方程研究的科學家們,更是恨不得將秦克說的每一個字都記錄下來,反複地研讀一百遍一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