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最火爆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作為本屆唯二的雙諾獎得主,秦克與寧青筠抵達瑞典斯德哥爾摩後,受到的關注與禮遇自然更多一些。
幸好他們乘坐的是專機,航班信息並沒對外公布,隻是按禮節知會了瑞典皇家科學院一聲,結果瑞典皇家科學院回複說可以不通知媒體,但必須要派人來接機,這是對諾獎得主的必要禮儀。
於是一行數十人抵達斯德哥爾摩國際機場、下了飛機,踏上的VIP通道時,便看到一群人正笑盈盈地等著他們。
其中一隊人身穿白色的禮服,正是傳聞中隻歸國王調動的皇家禮儀隊,平時隻用於接待國賓,沒想到這時派了來迎接秦克一行人。
秦克與寧青筠一眼便認出了站在最前麵的是瑞典皇家科學院院長戈蘭·漢森老先生,以及老朋友、已榮升《數學學報》總編一職的羅夫尚·奧利弗老先生,後麵還有十幾位都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院士。
看到秦克等人,皇家禮儀隊集體行禮,禮樂齊鳴了近兩分鍾,才分立兩旁,肅然敬禮。
漢森老院長與奧利弗老先生走上前來,張開雙臂,與秦克行了個擁抱禮,然後笑著齊聲道:“歡迎你,我們最年輕的雙諾獎得主。”說罷又向寧青筠等人微笑道:“也歡迎你們,寧院士及諸位貴客的到來。”
這樣高規格的接機儀式讓眾人都大感意外,也深感榮幸。
秦克看到這兩位很欣賞自己、想必在這次諾貝爾獎評選中也出了不少力氣的老先生,心中溫暖,他與兩人一一握手:“漢森院長、奧利弗老先生,你們這樣的接機禮遇太豪華了,讓你們這些讓人尊敬的院士在這裏久等,反倒顯得我們失禮了。”
漢森老院長微笑道:“你們是諾貝爾獎有史以來第一對同時獲得兩項大獎的科學家夫妻,又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這樣大的貢獻,沒這點特殊的禮儀怎麼行?”
他說著一一介紹了身後的院士們:“這位是拉格納爾·邁爾斯院士,這位是紮魯爾·霍爾特院士,這位是……他們可是對‘楊-米爾斯理論’投入了一輩子的精力,卻始終未有所得,直到你們求出了方程通解,才讓他們有了新的靈感,所以他們聽說你倆要來,一定要親自來接機,表達感激之情。”
其實秦克和寧青筠都曾在拜訪瑞典皇家科學院時與這些院士們有過一麵之緣,隻是當時沒怎麼交談過,時間相隔久了,這時算是重新認識。
秦克微笑與他們一一握手後,也逐一介紹身後的親友團。
一行人當中,除了秦克和寧青筠這兩個正主兒外,就以夏科院的文選平副院長、清木大學的顧伯鈞副校長、郭維陽院士身份地位最高,不過漢森院長與奧利弗老先生社交技能都是點滿的人,用英語與眾人一一客套,連24個研究生博士生、幾個小表弟小表妹也沒感覺到被忽視或者冷落。
文選平副院長、顧伯鈞副校長、郭維陽院士都是春風滿麵,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禮遇讓他們很是滿意。
他們既是親友團的代表,也是夏國的代表,見秦克和寧青筠能得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如此重視和肯定,他們心裏又怎會不高興?
最難掩笑容的卻要數秦克的外公沈鐵山、老爸秦揚輝和老媽沈秋宜了,雖然早知道外孫(兒子)和孫媳婦(兒媳婦)已是世界級的大科學家,但頂多隻是從電視上看過兩人拿各種大獎的鏡頭,此時才親眼看到秦克與一群頭發花白的外國科學家們是怎樣談笑風生的,而那些五六十歲、甚至七十多歲的外國院士們待兩個年輕人也沒半分的傲慢,隻有發自內心的尊重與認可。
秦揚輝摸摸下巴,笑著低聲對妻子道:“沒想到還是托了秦克的福,我們才能出國到瑞典一趟見見世麵。可惜我不知道祖墳在哪,不然此時應該可以看到祖墳在冒青煙了。”
沈秋宜隻是溫婉地抿嘴笑著。其實她是第一次出國,長途飛行讓她頗為疲憊,但看到兒子和兒媳婦這麼有出息,她心裏隻有欣慰與歡喜,哪還有半分的倦意?
這邊秦克、寧青筠及一眾大佬在寒暄,其餘學生、以及秦克的表姐沈恬恬表妹沈思思,寧青筠的四個表弟表妹們,卻有點拘謹。
尤其是還在念高中或者大一的親戚晚輩們,比如寧青筠的表弟表妹們,瞧著秦克與一些看著社會地位很高的外國老爺子用英語說說笑笑,都看得暗暗咋舌,心裏不自覺便生出了幾分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