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與寧青筠與歐洲氣象中心那一百多名研究團隊成員的視頻會議見麵相當成功。
花了一個小時詳細地講解了計劃方案,並耐心地解答了成員們提出的十幾個高難度問題後,秦克兩人在團隊中的威信大增,哪怕是曾經頗有些不服氣的外援教授專家們,如牛津大學數學係的著名學者萊納斯·裏德爾教授,都不得不承認,這兩位夏國年輕院士的真實水平確實強得不可思議。
尤其是秦克,對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是秒答,顯示出其在物理、數學各個子科目360度毫無死角的恐怖知識量與遠遠超越普通天才的敏捷思維。
眾人在被折服之餘,也對兩人信心大增,進而對這個看似“天方夜譚”卻極為完善的計劃方案信心大增,人人幹勁十足。
就在歐洲氣象中心一眾研究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歐洲高空極端異常氣流災害應對”項目研究之中的時候,歐洲的媒體卻出現了一篇題為《由夏國的名人科學家擔任總指揮?歐洲氣象中心的這個舉動讓人看不懂》的新聞,無數媒體跟著轉發,自然就吸引了許多民眾的好奇與關注。
秦克和寧青筠不得不悄然更換了兩次在瑞典的住處,以避開媒體們的“圍追堵截”。
幸而此刻秦克和寧青筠在歐洲的知名度與好感度都挺高的,這篇語焉不詳的報道在歐洲氣象中心主任菲格雷多先生及首席科學家古德伯格教授站出來解釋後,新聞的熱度很快就降了下去,隻有許多歐洲民眾心中留下了“夏國的大科學家秦克、寧青筠這兩位院士在與歐洲氣象中心進行科研合作”的印象。
第二天,秦克二人及一眾親友團離開瑞典,平安飛返京城,結束了這趟諾獎之旅,回歸到各自原本的生活與工作、學習當中。
這一趟旅途算上往返的飛行時間,加起來也就八天左右,卻給眾人留下了“不虛此行”之感。
青檸科技的一眾主管們精神抖擻,像打了雞血般重新投入研究之中。眾學生同樣被激起了學習的熱情,熬夜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連秦克和寧青筠也覺得,大概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登上世界最頂級的科研大獎領獎台時的激動心情,這份激動心情,隻有兩人結婚領證當天,以及拿到菲爾茲獎的當天能與之媲美了。
但再輝煌的曆程都終將恢複平靜,秦克和寧青筠回到京城後,除了接受過幾位大人物的接見、以及《人人日報》《夏國學術報》的短暫采訪外,就沒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兩人再次從公眾的視線裏消失,埋首到喜愛的科研工作之中。
網友們也對兩人的低調表現出極大的寬容與認可。
像是在這樣高光時刻,一不接商業代言二不直播帶貨三不到處接受采訪刷曝光度的“學術大明星”,實在罕見至極,所以很多人都呼籲,“要像愛護大熊貓一樣愛護這兩位年輕而優秀的院士”,“不打擾不影響就是對他倆最大的支持”等等,甚至對一些混入清木大學偷拍秦克和寧青筠的主播們進行集體抵製、聲討。
而楊伯伯等大人物也知道兩人出了遠門一趟比較疲憊,尤其是寧青筠懷著兩個小寶寶,小夫妻倆又參與了與歐洲氣象中心的合作項目,為此特意向各個方麵打過招呼,不許媒體隨意打擾兩人。
清木大學更是視兩人為全校之寶,攔下了各種媒體的采訪要求。
這些因素都使得秦克和寧青筠在領完諾獎回國後,很快就順利回歸到平靜的科研生活之中。
當然,生活也有了不少變化,寧青筠懷了雙胞胎寶寶的事,在從瑞典返程的航班上就告訴了沈鐵山、沈秋宜及秦揚輝。
畢竟懷孕已滿三個月了,再瞞著至親的親人也不合適。
聽聞這個好消息,外公沈鐵山激動得淚流盈眶,比秦克二人拿到諾獎還要開心,而老爸秦揚輝與沈秋宜也同樣喜出望外。
在大多數國人心裏,拿再多大獎也比不上傳宗接代這件人生中的大事重要,延續家族血脈的重要性永遠都是擺在第一位的。
對於沈鐵山這樣有點古板、寧肯將傳家寶留給外孫也不給過繼養子的老學究來說,外孫秦克有了後代更毫無疑問是頭等大事。
他當即就讓女兒沈秋宜放下所有事情,留在京城細心照料寧青筠,沈秋宜自己也有這個意願,但在秦克的勸說、以及知道有三位專職的醫護人員全程陪伴照顧寧青筠外,沈鐵山和沈秋宜才打消了這個念頭,隻是打算每個月和秦揚輝飛京城一趟,帶上采購大堆嬰兒的用品過來探望寧青筠,如果時間合適,沈秋宜還會陪寧青筠去做孕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