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國當地時間,12月21日13:30,歐洲氣象中心總部,主任菲格雷多先生及首席科學家古德伯格教授正陪同著幾位“讚助商”視察研究團隊。
歐洲氣象中心是國際科研機構,雖然向各成員國提供中期天氣預報數據並收取一定的費用,但收費並不貴,無法覆蓋日常開銷,所以各成員國都會每年專門向歐洲氣象中心提供經費,此外如果遇到一些大型的科研項目,也會有相關的“讚助商”提供可觀的研究經費。
比如這次“歐洲高空極端異常氣流災害應對”項目,就事關歐洲各個航空公司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各國的經濟複蘇,自然引起各方的重視了,經費也是有如流水般湧過來,也正因為有充足的經費,歐洲氣象中心才會財大氣粗地到處揮舞著鈔票,遍邀歐洲各大著名高校、著名研究所裏的頂尖專家教授們作為外援,參與到這個項目中。
順便一提,這些外援專家教授們的人均報酬是每月20萬歐元,相當於平時月工資的兩倍多,而且項目順利達成目標還有筆豐厚(至少50萬歐元)的獎勵。而秦克和寧青筠這次加入團隊,並出任總指揮,也隻是象征性地拿了20萬歐元的報酬——當然,他們隻加入了十天左右,從性價比來說是三倍於普通的專家教授了。
秦克二人拿到的最大價值報酬不是金錢,而是歐洲氣象中心有關極端異常天氣的龐大數據,以及獲得將本次合作研究成果用於夏國本土航空業界的免費授權。
這次來參觀的“讚助商”,主要是歐洲幾大航空公司的高管們,包括德航LH的總經理賽勒恩特·伯斯華斯、英航BA的總裁唐尼·史蒂芬斯、法航FA的聯合總裁伯裏尤斯·亞倫。
這些高管們不太懂這些科研上的事,他們隻關注一件事——研究的成果出來了沒,以及效果如何。
“你們是說,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成果,包括數學模型和編寫的代碼、編譯的測試版軟件,都在夏國的那兩位總指揮手裏?Are you kidding me?”英航BA的總裁唐尼·史蒂芬斯有些不悅地皺眉問道。
歐洲氣象中心主任菲格雷多先生有些不自然地移開視線:“是的,因為數學建模及軟件係統的開發工作,都是秦院士及寧院士在夏國遠程帶著他們的團隊完成的……”
旁邊的首席科學家古德伯格教授見幾位航空公司的高管大多數都神色不悅,忙幫著補充道:“兩位院士發來的第一版數學模型太過複雜,我們這邊的數學教授們看了都直搖頭,表示不花上一個月來研究,根本提不出任何意見,考慮到時間有限,我們也就將這塊工作全托負給秦院士和寧院士了。”
德航LH的總經理賽勒恩特·伯斯華斯是得國人,倒是對秦克和寧青筠印象很好,尤其是秦克,前年秦克在得國作黎曼猜想的報告時他還專門跑去聽了,雖然聽不明白,但對能說一口流利德語的秦克很有好感,他驚訝道:
“古德伯格教授,如果我沒記錯,你們的團隊裏有邀請歐洲各個高校的頂尖數學教授吧?人數好像還有十多人,這麼多人都看不懂秦院士和寧院士的數學模型?”
古德伯格教授無奈道:“倒不是看不懂,主要是他們的數學模型太過複雜,教授們表示要花起碼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來鑽研,才能弄清楚。”
“Oh我的天,秦院士寧院士還是這麼厲害。”賽勒恩特·伯斯華斯語有榮焉,畢竟秦克和寧青筠是得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而且還與得國的科佩特教授一起站到了諾獎的領獎台上,在得國人心裏,秦克與寧青筠都算是比較熟悉的“自己人”。
“就算是這樣,也不應該將所有的最重要成果都留在他們手裏。”英航總裁唐尼·史蒂芬斯依然有些不悅:“萬一他們有什麼意外呢?那這段時間以來的所有心血不就全白費了?”
古德伯格教授解釋道:“我們這些天每天都有進行視頻會議,也會每天將我們這邊的成果發到他們的郵箱。這次實在是因為時間太短,我們所有人每天的睡眠時間都不足六個小時,實在沒法子像正常的項目管理那樣做好資料的管理工作,但我敢保證,這兩位院士的水平都非常高,在這八天裏我們團隊遇到過幾個很棘手的難題,都是與他們交流討論、並按著他們的建議才最終解決的。而且到目前為止,項目的進展都非常順利,幾乎完全是按著兩位院士原本製訂的計劃方案穩步推進,待會的14:00就是最後一次的碰頭會,在這之前,兩位院士就會將最終的數學模型和軟件係統發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