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將會推開超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大門!
秦克和寧青筠臨時在王衡老院士家裏住了下來。
秦克這次精神實在過度透支得厲害,這一睡就是兩天兩夜,到第三天仍未醒來。
期間眾人放心不下,還找了醫生來檢查,確認秦克隻是因疲勞過度而陷入沉睡後才放下心來。
在這期間,寧青筠將秦克寫出來的證明楊-米爾斯方程存在帶質量間隙的解的過程整理成了論文,並沿著秦克的思路,補完了後續的部分,即用數學語言來解釋,為何膠子與W、Z玻色子是有質量的,而傳遞電磁力的光子卻沒有質量。
原本以寧青筠的實力,是很難獨立完成這個極高難度的補完工作的,但有了秦克前麵的思路為參考,她就相當於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思路與視野都截然不同,加上本身對於楊-米爾斯方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也極為深入,最終還是順利地在兩天內完成了這項偉大的補完工作。
看著整理好的論文,寧青筠同樣難掩心中的自豪。
在她和秦克的聯手努力下,不但攻克了“質量間隙”這個涉及到量子場論與數學偏微分方程的頂級大難題,更將之進行了深入的擴展,從數學的角度解釋了質量與基本粒子,包括費米子與玻色子的關係!
要知道基本粒子分成了費米子(自旋為半整數)和玻色子(自旋為整數),其中費米子是組成我們基本物質的粒子,比如電子、誇克,而玻色子在前麵也說過了,是傳遞作用力的粒子,比如光子、膠子。它們之間的關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兩個電子之間通過交換光子來傳遞電磁力,兩個誇克通過交換膠子來傳遞強力。
可為什麼光子沒質量,膠子卻有質量?質量與費米子、玻色子之間有什麼關係?
這些讓所有物理學家都頭疼不已、隻能想到各種理論來“假設”的世紀大問題,都在這篇論文裏以數學語言進行了精確的解釋和描述!
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成果,其意義甚至超過了解決“質量間隙”問題本身!
如果說描述強力的量子色動力學和描述電磁力和弱力的弱電統一理論一起構成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並通過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LEP)上的ALEPH實驗、DELPHI實驗、L3實驗、OPAL實驗,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ATLAS實驗、LHCb實驗,以及位於美國費米實驗室的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上的CDF實驗等進行了物理上的驗證。
那現在秦克和寧青筠的這篇論文,就是從數學的角度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進行了全新的解讀,驗證了其在數學邏輯上的正確性,揭示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裏最大的奧妙——組成所有物質的61種基本粒子存在的必然性,更揭示了它們存在的內在關聯!
如果硬要說這篇論文說有什麼不足之處,大概就是太長太難懂了。
秦克和寧青筠之前那篇《以二次優化後的青檸海嘯風暴流循環算法求出“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的論文約67頁,但現在寧青筠整理與補完的“質量間隙”問題論文,就超過了200頁。
寧青筠放下筆,揉揉額角,然後起身活動一下酸軟的腰肢。懷著兩個小寶寶,對準媽媽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
不過托長期練習東方秘典的福,寧青筠的身體狀態非常好,尤其是身材保持得較好,除了小腹明顯凸起外,一雙長腿依然又白皙又纖細,臉蛋兒也隻是較以往稍稍圓潤了一點點,幾乎與懷孕前沒什麼差別。
在旁邊練習著素描的秦小殼一下子站了起來,過來扶著寧青筠,看到寧青筠俏臉上自信與興奮,小姑娘忍不住激動道:“嫂子,你完成論文了?”
寧青筠點頭,嫣然笑道:“嗯,完成了,應該沒什麼問題。我找王老師看看。”
其實以往寧青筠完成論文後基本上就直接讓微光掃描整理為電子版,再翻譯為英語,投稿並上傳到arXiv上了。現在既然住在老師家裏,寧青筠便想著請王衡老院士幫忙看看自己補完的部分,看有沒有改進之處。
“哇,太棒了!嫂子你真厲害!”秦小殼湊近寧青筠的小腹,笑嘻嘻道:“兩個小侄子侄女,你們可是接受了最高級的胎教,你媽媽親自帶著你們又解決了一個最難最難的數學難題哦!你們以後可要爭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