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科意外道:“你們目前與歐洲氣象中心應該是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了吧?還能再進一步加強合作?”
因為秦克正在給眾人滿上剛泡好的綠茶,寧青筠便默契地接過話,輕聲道:“我國的氣象學方麵的人才還是遜色於歐洲,目前處理國內近三十年的極端氣候數據及進行分析就很吃力了,我和秦克便想著讓歐洲氣象中心那邊也出份力,對歐洲那邊的曆史數據加強分析,畢竟應對未來的極端氣候災害,是需要全球進行合作的。”
這自然是秦克的主意。
寧青筠不清楚的是,秦克打算以此為契機,借著目前自己在國際氣象學界的崇高聲望,先初步建立起基於“夏國-歐洲”為主體的“全球極端氣候現象應對團隊”雛形,隻要骨架搭起來了,並確立了他的領導地位,以後想慢慢將其他國家的氣象中心都拉進來,並最終組成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極端氣候現象應對團隊”,也就不會太難了。
距離世界大崩壞的“第一征兆”,最快會在六七年後就出現了。
為了人類的未來,秦克覺得有必要加快一下自己的步伐。
楊承科眉頭緊鎖,忽然問道:“聽說南半球目前正處於極冷寒流時期?”
秦克給眾人滿好茶水,放下茶壺,輕歎道:“是的,南半球的國家在這三個月也不好過。這次真算是全球性的氣候災難。”
秦克的“預言”裏並沒有針對南半球的極端氣候說太多,主要是針對北半球的各個國家,因為他手裏隻有夏國氣象中心和歐洲氣象中心的數據,但他也能大概推測出南半球也會處於極端天氣,因為厄爾尼諾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北半球處於極端高溫,那南半球出現極端低溫的概率很大,以達到熱量與水份的“平衡”。
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推測並沒有錯,今天6月-9月,南北半球確實處於一個“冰火兩重天”狀態,南半球很多國家都出現了打破曆史記錄的極端低溫與暴風雪,比如南非,就錄得了-11℃的超低溫——是的,對於南非來說確實是超低溫了,因為南北哪怕在冬季也比較溫暖,幾乎沒跌破過0℃,這也使得當地的禦寒措施、禦寒衣物嚴重不足,在今年的6月-9月冬季的暴風雪裏吃了不少苦頭。
而南極洲也錄得了有史以來最長久的暴風雪,上周氣象站記錄的極端最低氣溫就達到了-92.3℃,同樣打破了曆史極值紀錄。
陳伯伯與楊伯伯對視一眼,神色都很凝重。
楊伯伯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你們真的推演出這樣的極端天氣會在接下來數年內持續惡化?”
秦克已基本上確定楊伯伯肯定是知道那有關“世界大崩壞”,也就是“世界大災劫”的預言,甚至自己嶽父嶽母的研究,楊伯伯也一清二楚。
這些都是屬於國家高度保密的消息,但秦克並不是“知道”,而是自己帶隊推演出來的,自然不怕說:“目前我和青筠的研究團隊根據目前的數據分析與推演結果,隻對未來兩三年有效。可以基本確定的是……”
秦克頓了頓,續道:“接下來兩年出現較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北極、格陵蘭的冰川和西伯利亞的永凍土都會加速融化,大西洋洋流減速,印渡洋夏季季風、西非季風異常,溫室效應進一步加強,亞馬遜熱帶雨林麵積會逐年減少。”
陳伯伯忍不住問:“這樣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北半球各國像今年這樣的高溫幹旱天氣會延續,並且逐年加劇。今年的冬天還好,隻是正常的冬天,但明年的冬天正好疊加‘三年極端寒冬’的周期,會比曆史上任何一個冬天都要寒冷。南半球則在夏天會迎來高溫幹旱,冬季也會比今年更加寒冷。可以說,明年全世界的國家都不會好過。後年冬天的狀況相對好些,但夏天氣候依然惡劣。”
說到這裏,秦克作了結論:
“就總體趨勢而言,全球範圍的極端氣候會在接下來兩三年內不斷惡化。至於三年後是好轉還是進一步惡化,目前我們還說不準,但我們都認為不會太樂觀。所以與歐洲氣象中心加強合作,盡可能地實現資源互補、共同應對極端氣候,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至於後續是否與其他國家地區的氣象中心合作,還得根據我們後續的最新推演結果再作決定了。”
這個結論讓楊伯伯和陳伯伯臉色都更加凝重,今年的夏天已夠難熬了,明年還要再加上極端嚴寒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