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亮劍》開拍!打的就是精銳!(1 / 2)

當,中午時分。

南軍部演習場,已經按照張岩的要求改造成了室外戰場的模樣。

三台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全像素高清專業攝像機,以及數不清多少的最高標準膠片。

這都是《名義》拍攝期間沒有的條件。

《名義》拍攝的時候雖然得到了廉政公署的鼎力支持。

但是張岩當時畢竟還是一個剛出道的新人。

因此當時拍攝的時候,雖然老爹已經盡全力去找更好的拍攝設備了。

但是當時用的各種攝像機、膠卷、打光設備之類的,在國內也隻能得上的中等偏上。

因此,《名義》這部劇,在張岩看來,如果能夠換用更好的設備來拍攝,還有可以改進的進步空間。

當然,有但是也隻有一點點。

越是高質量的設備其實每次帶來的提升越。

比如50萬的攝像機,拍攝出來的效果是60分。

升級到一百萬的攝像機,拍攝出來的效果是90分。

升級到兩百萬的攝像機拍出來的效果是95分。

那麼再升級到五百萬的攝像機拍出來的效果,可能就是99分。

最後升級到一千萬的攝像機,拍出來的效果,那也不過是999分。

這就是邊際遞減效應。

越貴的東西,質量越好的同時,性價比也會相應的降低。

不過這次張岩要的是力求完美!

不考慮性價比,隻考慮性能。

沒辦法,《名義》給他前前後後帶來了個億的收益。

《那兔》的在各大網絡視頻平台上的分成收益也達到了恐怖的4個億。

加起來這就是7個多億了,這些錢要是不用來買更新換代各種設備。

那簡直太對不起那麼多支持他的觀眾了。

因此在《亮劍》開始拍攝之前,張岩就讓老爹到全國各地,乃至是到國外。

購買了一套目前世界上可能是最頂尖的電視劇拍攝設備。

為的就是能夠拍攝他心目中完美的好電視劇。

全套設備購買下來,花了將近一個億。

剛買回來的時候,張岩老爹簡直恨不得抱著這些設備睡覺,太寶貝了。

之前帶領著所有演員進行軍訓的時候,張岩已經熟悉了這些設備。

除此之外,張岩還再三檢查了各種拍攝所需的軍用武器裝備。

確保武器裝備方麵沒有什麼“穿越”現象產生。

除此之外,張岩還把南軍部提供的各種抗戰時期的軍服都統統“蹂躪”了一遍。

這些年抗戰劇中的軍服幾乎都是一塵不染,甚至還熨燙整齊。

士兵們都是發膠摩絲大背頭。

這些東西看得張岩覺得導演簡直就是在侮辱智商。

打仗的時候,那會有那麼多心思搞這個。

張岩對於《亮劍》中的各種設備武器,特別是軍裝,尤其是李雲龍所部的軍裝,第一要求就是要“髒”!

《亮劍》裏的角色都必須帶著點髒,特別是李雲龍。

臉上,手上,脖子上都必要髒。

衣服也要髒。

領口、袖口等地方必須尤其的髒,帽子也要髒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