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小品《打工奇遇》在觀眾的熱切歡呼鼓掌和討論聲中結束了,所有的觀眾都期待著張岩的下一個節目。
本屆春晚的綜合收視率已經達到了恐怖的80%,收視率是80%可不代表著隻有80%的人在看今年的春晚,而是有80%的電視正在播放今年的央視春晚。
剩下的20%的電視機應該大多數都處於關機狀態,這些在收視率統計的時候也會被統計進去。
如果拋開這些被閑置沒有開機的電視機,現在的龍國,幾乎可以說是每一家每一戶的電視機都鎖定了張岩導演的央視一套春晚。
而且絕對不會存在往屆春晚那種開始春晚當做背景音樂的情況,龍國所有的觀眾都在認真地看著春晚,幾乎眼睛都不舍得挪開一下。
主持人再度登台準備開始報幕,所有的觀眾都死死地盯著兩位主持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張岩安排的下一個節目是什麼?
是不是依舊是由張岩原創,是不是依舊和之前那幾個節目一樣精彩。
然而主持人的報幕卻又一次出乎了所有觀眾的預料。
“非常感謝趙蓉老師一家為我們帶來了評劇小品,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評劇這種小眾的傳統文化藝術。
當然,除了小眾的傳統文化藝術,我們也應該去關注那些生活中的小眾全體,下麵請欣賞關愛聾啞人公益廣告《無聲的世界》!”
等到兩位主持人報完幕,現場和所有電視機前收看的春晚的觀眾都是一片的嘩然。
“什麼?廣告?什麼時候春晚還能夠在中間直接插播廣告了?央視怎麼吃相真麼難看?”
“不是廣告,是公益廣告,應該是不盈利的,我倒是覺得不錯,可以利用全國人民都關注的機會,好好宣傳一下公益事業。”
“但是總感覺有些出戲啊,明明在看春晚,突然冒出來一個公益廣告,太突兀了吧。”
“我倒是反而很期待,你們看這個廣告策劃也是張導,這肯定是張導的安排,我對於張導的任何安排都抱著最高的期待,這一定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節目,即使它使用廣告的方式呈現的。”
觀眾們激烈討論中,張岩安排好的第一個廣告《無聲的世界》也開始了。
......
第一個鏡頭,字幕:2017年3月,孩子百日。
煙花與爆竹聲中,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媽媽抱著繈褓裏虎頭虎腦的孩子,爺爺看著孩子露出了慈祥的微笑,而爸爸則是不停地搖晃著撥浪鼓逗弄著孩子。
門口大紅色對聯,窗戶上喜慶的簡直,熱氣騰騰的飯菜,熱熱鬧鬧的一家團聚。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卻是小寶寶的反應,麵對爸爸手中撥浪鼓的逗弄他好像沒有任何察覺,嬰兒的麵目有些不知所措。
第二個鏡頭:字幕:2017年4月,他是聾子
醫院耳鼻喉診室,媽媽抱著孩子,爸爸則是死死地盯著醫生,醫生一邊開處方,一邊解釋道:“經過我們醫院確診,他患有嚴重的先天性聽力障礙,也就是耳聾。”
畫麵一亮,切換到了第三個鏡頭,字幕:2020年九月,玩具。
這是小寶的第一視角。
他能看到父親、母親的朝著他笑,卻聽不見笑聲,能看到父親、母親在不停地張嘴卻聽到任何說話聲。
鏡頭再次切換,來到了第三視角。
小寶趴在地上低頭玩玩具,爸爸、媽媽不斷地呼喚著小寶的名字,但小寶卻沒有任何反應。
爸爸給他買了一架玩具鋼琴,他卻不知道該怎麼玩,最後用來搭積木。
隨後到了第四個鏡頭,字幕:2021年3月,我要學說話。
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小寶滿牆的照片,小寶今年已經四歲了。
隨後爸爸帶著小寶,把臉貼緊了訓練鼓,帶著微笑不斷地拍打著鼓麵試圖讓小寶明白什麼是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