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部隊相關的節目至少需要一個,但是張岩肯定不會隻安排一個,這和他一貫拍攝主旋律的家國情懷不符合。
當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吹走湊最後一段《龍國軍魂》並且像全國人民拜年後,《龍國軍魂》大合唱結束。
主持人繼續開始報幕:“欣賞完了好到天上的《龍國軍魂》讓我們繼續來欣賞下一個節目,也是我國唯一一個由動畫片改編來的春晚節目——《那年那兔那些事之兔子與白象國》!”
《那年那兔那些事》是張岩在《人民的名義》拍攝結束拿到係統獎勵的大師級動漫製作能力後的試手之作。
不過這部《那年那兔那些事》雖然是張岩的試手之作,卻是他真正進入龍國官方關注的第一部作品,當時龍國官方還要求各大中小學開展班會觀看和學習《那年那兔那些事》。
《那年那兔那些事》也不負眾望,贏得了許多年輕人的喜歡,被稱為引發年輕人再次關注近代史熱潮的一個節目。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也成了一句老少皆知,全國風行的常用語句。
因此單論受眾與國名度,《那年那兔那些事》甚至比《亮劍》還要高一些,這也是《那兔》能夠登上龍國春晚的一個重要理由。
畢竟想要登上春晚的節目,必須要大部分觀眾都有一個了解,不能太冷門,其他的動漫基本上都是小孩子或者年輕人喜歡,很少有全民皆知的動漫。
“我去《那兔》上春晚了!”
“張導還是厲害啊,第一部登上春晚舞台的漫改作品!”
“不說了,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在種花家,我直接提前淚目!”
“《那兔》第一季播完之後已經一年半沒有更新了,張導終於想起來了這部動漫,嗚嗚嗚,你們知道我這一年半是怎麼過來的嗎?”
“一年半沒有更新的動漫,再次出現居然是在春晚的舞台上,沒事兒這次不虧!”
......
很快,節目開始了。
和《那兔》動漫的風格一樣,一開始先是旁白介紹故事背景環節。
“去年的夏天,在兔子和白象國的邊境,產生了一場衝突,大白象們公然違背與兔子們之前達成的共識,越過了邊境。
而我們的兔子卻以為這是一場普普通通的衝突,按照往常處理這些事情的慣例,僅僅帶幾名兔子前往交涉,卻遭到了對方的蓄謀暴力。”
不少觀眾看到這裏已經明白了,故事的背景是去年夏天龍國和南邊某個修不起廁所的人口大國邊境衝突事件。
當時相關的新聞不知道上了多少個熱搜,龍國方麵有五名戰士在這次衝突中犧牲,當時舉國都在關注這件事情。
張岩居然把這件事情改編成了《那兔》中的一集,不少觀眾感到出乎意料之外的同時,也覺得合乎情理,畢竟張岩就是靠著《那兔》動漫來講現實的。
“張導居然排的是去年那次邊境衝突!”
“我也記得那次邊境衝突,我們犧牲了五個,其中最小的隻有19歲,青春年華,為國捐軀,我想想就心疼。”
“當時我記得還鬧得挺大的,可惜為了和平發展和外交考慮,這件事情雖然我們最終取得了一切便宜,但是也沒有繼續聲張。”
“聽說白象國那邊掛了二十多個,理論上來說我們沒有吃虧,但是想想那五位犧牲的戰士,我還是不由得心疼。”
“張導能夠在春晚講述他們的故事,也算是有心了。”
......
其實張岩想要利用《那兔》講一下這個故事很久了。
當時新聞報道,其中一名犧牲的龍國戰士微信頭像就是《那兔》中穿著迷彩服的兔子,曾經還在網上留言過希望看到新一集的《那兔》。
張岩當時接受到了許多私信,希望他能夠早點拍出來一集新的那兔,不過當時張岩的工作都是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