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京城科技公司,其實就是瀛海威的前身。
“楚總,你在想什麼呢?”
席間,看著楚耀拿著報紙發呆,一旁的杜國盈出聲問道。
“你們也看看吧!”
被杜國盈的話打斷了思緒,楚耀回過神來,將手裏的報紙放在了桌上。
“互聯網接入服務?”
杜國盈接過報紙,看了一眼後倒是有些疑惑道。
他知道互聯網,也接觸過幾電腦,但對這玩意兒倒算不上懂行。
反倒是段勇平,在怡華集團上班時,他倒是聽過不少關於國外互聯網的事情。
“郵電部要向社會接入互聯網服務,這明華夏很快就要走上一條跟米國一樣的信息高速路了。”
一旁,盧秋雨倒是比較冷靜道。
四人當中,除了楚耀外,盧秋雨應該是唯一一個真正在國外見識過互聯網的人。
“盧姐也懂互聯網?”
段勇平望向盧秋雨問道。
盧秋雨隻是笑了笑:“我之前在米國留學,也經常使用校園BBS,利用互聯網可以進行實時信息傳播,甚至比打電話還要方便,我們專業的老師甚至還會校園論壇上發布課題作業。”
聽到盧秋雨這麼一,段勇平眼裏倒是露出了一絲好奇之色,顯然是對互聯網比較感興趣。
“米國有一家叫做量子的計算機數據公司,如今已經擁有上百萬互聯網用戶,聽市值已經超過了十億美金。”
盧秋雨望著楚耀,繼續道:“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專業的老師就曾經過,互聯網會在每一個國家普及,它將會成為一條與實業不同的創新型商業道路。”
盧秋雨沒有明,但言下之意楚耀哪裏會聽不懂。
這女人,這是想勸楚耀抓緊布局互聯網企業。
不得不,不愧是留過學的人,盧秋雨能出這樣一番話,倒也足以證明其眼光不凡。
但眼下布局互聯網……
倒也不是楚耀不願意,而是實在太難了。
其一,並非缺錢,而是缺關係。
郵電部雖然準許對外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可這ISP和IP的營業許可證實在太難搞了。
張樹心能創立京城科技,不單單是因為錢,還有機遇與人脈。
她畢業於中科大,於中科報當過記者,後來甚至被調到中科院戰略項目處工作。
而她的丈夫薑作先,機電部六所研究生畢業,中科院管理幹部學院工作,後來又去了中關村從事計算機工程開發。
兩口子都是能人,也都是中科院的關係戶,所以申請ISP和IP的營業許可,對他們二人而言並非什麼難事。
如果是普通人去郵電部申請,隻怕光是走流程都得走上大半年。
當然,楚耀之所以並非選擇此時布局互聯網,倒也並非是因為這一點。
目前國內互聯網概念根本不曾普及,張樹心所要走的這條路很難,這不單單是靠錢、靠關係能夠解決的。
事實證明,瀛海威的創立是成功的,在華夏互聯網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也不可否認,張樹心等人的互聯網創業夢,終究隻是個泡沫。
瀛海威的下場是失敗,至於失敗的原因,楚耀比任何人都清楚。
也正是因為此,他才認為此刻並非是入局的最佳時機。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楚耀佩服願意栽樹的人,但卻也不願意去做這樣的人。
“行了,我今得出去一趟,你們就不用等我了!”
思緒百轉,楚耀回神之際,當即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時鍾,便衝著正在討論互聯網的杜國盈幾人道。
完這話,楚耀便匆匆起身離去。
“誒,你等等我!”
楚耀前腳剛走,盧秋雨見狀便也像個跟屁蟲一樣,連忙起身追了上去。
自從知道楚耀買了7國債之後,她這一的心思幾乎都在這上麵。
此刻見楚耀要走,當下便是猜到了什麼。
包間裏。
時鍾指向八點半。
看著盧秋雨追著楚耀離去,段勇平則是一臉好奇道:
“老杜,我聽你楚總可是成了家的人,可我看這盧姐和楚總的態度,可不太像是個助理。”
經過幾的接觸,段勇平自然也看出了什麼。
雖盧秋雨隻是個助理,但就連杜國盈對其都是客客氣氣,更別段勇平了。
隻要是長了眼的人,都能看得出來盧秋雨跟楚耀之間,哪像是普通的老板和助理。
“這事呀……我什麼都不知道,你也別多問,反正自打我跟著楚總的時候,盧姐就是這樣了。”
杜國盈玩味一笑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神秘感。
一聽這話,段勇平也是眉頭一挑。
倒是沒想到,這位年紀輕輕的盧助理,竟然才是星耀科技裏跟隨楚耀最久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