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像之上披著一件淡黃衣衫,五官如同真人無二,尤是雙眼,瑩然有光,似含秋水。
“這等水平,怪不得日後的段譽要喚一座玉像為神仙姐姐,當真是神乎其技。”
葉仙不是段譽,看了幾眼玉像發出一聲感歎後,伸手將玉像腳下的蒲團翻開,拿出當中的綢包,也不管綢包外寫著的幾行細字,又將綢包中的微厚帛卷取出,當即便翻開觀看。
帛卷開頭字跡娟秀有力,隻見其上所書:莊子《逍遙遊》有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裏,其有知其修也。又雲:且夫之水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文字之後,則是一個個動作儀態不同的果女畫像,每一張畫像上皆標注有真氣運行的線條,葉仙凝神靜心,與自身明玉功吸附內力法門去映照比對。
不知多久過後,石室變得漆黑,他拿著帛卷與綢包回到劍湖畔,借著外界滿月光華繼續思量《北冥神功》當中的門道。
吸人內力化為己用,此間法門果然印證了童姥所言,取人體內真氣,猶如北冥汪洋吸附世間河流,在量而不在精。
明玉功確實在吸附內力方麵不及此功,前者在於人體丹田經脈,後者隻是於人體外吸附纂取,但換言而之,取人內力無異於是奪他人造化,縱是真氣龐大,隻以量言,勢必不如修來的內力那般如臂使指,剛入武道直至一流境界都還好,但到超一流乃至可自成一派武功的宗師境界,就要耗費過多時間來煉化體內內力,正所謂量多難精,北冥神功玄妙不在明玉功之下,但若論優勢隻能在習武前路上取勝。
至於北冥內力可用下萬般絕學,在葉仙眼中,自己一劍就足以破掉下武學,對他來反而雞肋了些,而且想要修習此功,還要盡廢從前內力,實在是丟了西瓜去撿芝麻。
不過,以此功吸取內力法門轉嫁於明玉功之上,似乎可行,屆時找幾個該死之人,吸取內力以地不老長春功煉化,應能縮短明玉功大成的時機。
記好了北冥神功內容後,他看向帛卷最末寫有“淩波微步”四字之後的內容,其中有著幾個隻在易經中提及的方位,之後則是靈羅了幾百上千個淩亂的足印圖像。
葉仙在上一個世界練武時,對於易經內容涉及不淺,看著這門冠絕下的淩波微步倒不是一頭霧水,且他武學造詣早在未穿越時就可稱宗師,與山童姥論武之後已然不乏對逍遙派武學的了解,便是照著帛卷上記載的步法,在湖畔走去,一蹴而就。
……
……
次日,葉仙順著湖下石室聯通著外界的通道離開了無量山,回到無量山外的村莊,取了白馬,繼續向著大理國都趕路。
在得到北冥神功之後,他忽然想到一種可能。
大理段氏,除去坐擁大理一國之外,還在江湖中頗有盛名,而如今的段家皇族隻有段譽一人可繼大理正統,若當皇帝,以著他們段家規矩,沒有武功是萬萬不成,而段譽從就對練武反感,長大成人之後,除了通曉經脈穴位,其餘一概不成,還不如一個江湖末流,錯過了正是黃金的習武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