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劍三,斬仙(1 / 2)

來到少林寺的第八夜,葉仙終於將藏經閣中的武功秘籍看完,他合上少林寺引以為傲的般若掌法,坐在空曠的第六層樓內的的一隻蒲團上,閉眼回味這幾觀覽的所有的秘籍。

少林絕學,除了戾氣深重之外,大多都還是剛直迅猛的套路,就如他在翻閱閣內絕學之餘看到的一本少林寺前人所寫關於般若掌練法手劄中的一句話,明王不動,一動當要令地失色。

法隻是比喻,般若掌以內力多寡定威力,走的就是以力來勝人的路數,但若以此話對照少林其餘絕學,竟也都覺得萬變不離此宗,就如無相劫指這門力道變換無常的指法,其中最為關鍵的宗旨為舉重若輕,究其本質,仍是以力來伏人。

六層樓閣門窗明明緊閉著,閣內卻像是無端生出了一陣溫暖的春風,燭火搖曳難以被風吹滅,碗中的清水蕩漾卻怎麼也澆不在地麵。

葉仙雙膝上放著的青梅、驚雷二劍,忽然顫抖起來,劍身與劍鞘碰撞的聲音卻不顯得雜亂,反而有種奇特的韻律,就像是一個個清脆的風鈴在響。

有著青衣僧人指點,葉仙想要做到渡濤濤大河而不濕衣衫,不可能在幾日觀書之後就一蹴而就,青衣僧人自己資質愚鈍,但能成大宗師者,資質又怎麼可能會真的愚鈍。

如其那般,尚需練武修佛八十三載,而他才修武多少年,就算有著別界一段江湖經曆,見聞超遠,也不可能在青衣僧人風之後就能雨落。

六層樓中的異象,是他因少林絕學那以力勝人的門路受到了啟發,原本《明玉功》的精髓在於內,故移花宮武功向來是以招式勝敵,以氣勁悠長勝敵,所以他兩門自悟的劍法,飛仙是一劍勝萬劍,靈羅是萬劍為一劍。

而今不同,明玉功不再如往日同語,故他躁動劍心,演少林七十二絕技入劍,欲化一門以力勝人的劍招。

……

“這樣的劍,不會多麼精妙,但卻能夠讓你的劍道圓潤無缺,好生妖孽的人。”

青衣僧人悄無聲息地將藏經閣四位值守僧人打暈,然後坐在閣外院中的一棵枝葉並不茂密的青樹下,遙望第六層藏經閣,眼中流露著滿意之色。

他佛心早成,不然無法走在武道盡頭,但也正因如此,他能夠很坦然自然的看清楚自己內心想法。

自己一人站在這武道盡頭太過無聊,很早之前,還能有逍遙子話,可那人向來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也不知哪乘著破船遠遊海外去了,這輩子估計都回不來。

藏經閣遇到兩個有意思的偷經人,還道他們能夠聰明一點,借著少林藏經閣這底蘊,有機會看到河對岸,結果一個比一個心思重,他們又不是慕容龍城那樣連逍遙子都讚歎的才。

這個年紀輕輕的娃子,也不知道是哪家培養出來的,估摸著早看到了河對岸,經過自己點撥,今日再明悟這一劍後,一年之內,不知哪時,就能一腳站到自己身邊。

走廊頂上閃過一道黑影,黑影輕車熟路般的摸在了二層樓閣靠著窗戶的位置,他正要一躍而起,忽然看到那些連自己都要忌憚三分的守閣僧人們昏睡在地。

他的性子一向謹慎,覺得事情蹊蹺,然後掃向院落,看到一位對自己發笑的老僧。

“施主,反正你這些年偷學了不少閣中武功,不急於今日一時。”

黑衣人緊緊盯著那青衣僧人,自己這些年偷來藏經閣,除了遇到一個身形壯碩的黑衣人外,還未被人發現過,這個青衣老僧又是如何發現自己的?

他駐足在回廊頂上,一眼不眨的看著青衣僧人,聽著對方的意思,這閣中似乎有人,他應是在替那人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