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有觀音宗一女子大袖白衣入江湖,因為容貌俊俏,風姿談吐又與畫本上記載的仙人做派如出一轍,不少江湖俊彥都曾對其頂禮膜拜,更有不少王公貴族願意拿出金山銀山將女子請入各自門庭。
彼時的李劍神正是遇山開山遇鬼神斬鬼神的年紀,聽聞此事就找了過去要試試那傳聞中觀音宗的練氣手段,便是兩袖青蛇功力盡出,直接將那女子打哭了回去。
葉仙自然不知道觀音宗所在,但他的大指玄境界,能夠在茫茫南海上感應到一處氣機異常的地方,等抱著女嬰落回到白鶴身上,告明白鶴方向,就逗弄起了懷裏的女嬰。
……
南海極深處,一座占地極大的孤島上,一麵是被淡薄霧紗籠罩的高山,高山上有絕壁,絕壁之下是波濤洶湧的海水;另外一麵的地勢比較平緩,一眼望去幾乎全是竹林,在竹林之間,無數條小溪盤繞,又有無數座的亭台樓閣伴水而建,再往外,就是平淡到連一絲波瀾都看不到的如鏡海麵。
此地就是觀音宗,門內的練氣之士在二百上下, 有男有女,不過陰盛陽衰, 大概男一女三的樣子。
平時觀音宗門人各自沒有太多交流,往往在學到練氣之術後, 就是一人獨居在院中勤懇修行, 除非是到了修行關鍵, 得去出門采氣,這才會從各自住處走出。
江湖中人對練氣士的認知大多就是餐霞飲雷修煉,走的是龍虎山、道德宗之流的那種天道飛升的路數,行動之時有天地呼喝,簡直比天象境界還要天象。
然而能做到這一步的練氣士絕對是鳳毛麟角,練氣士修煉,比武夫一步一步的從九品爬到一品還要難成,首先光是有沒有練氣資質就堵死了天下九成九的人,隨後引氣觀天地,再煉天地氣運融己身,動不動就是一坐十年百年的。
有得天獨厚身具氣運的人,得到天地首肯,一步到了相當於武者一品的練氣境界不是沒有,但更多的就停在了引氣觀天地的境界,隻有一少部分人才能夠僥幸到了煉化氣運的程度。
除此之外,練氣士還得要體悟誰也說不準的天心,換句話說,其實練氣士就是要看老天爺給不給你飯吃給你多少飯吃的修行者,武夫們常說的勤能補拙,在這方麵曆來不怎麼行的通。
孤島上一座寫有天心樓的樓閣,在內裏閣窗前可見雲中絕壁,也能見到風動萬頃竹林的景象,便是當代觀音宗宗主平時修行的地方了。
閣窗裏的布置極為簡單,一幅不落姓名的道人畫像,一麵蒲團,一串水晶風鈴,以及閣窗邊上垂掛的水晶珠簾。
蒲團上有人,在聽到一聲從很遠之處傳來的微弱鶴鳴後,她幽幽醒來,閣中頓時生出如煙霞般的霧靄,她起身撥開閣窗前的珠簾,看向天上。
“如今神州陸沉,出海訪仙的人倒是越來越多了。”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