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抵達金華時,是淩晨兩點左右,李丘澤和張杆一人拎著隻行李箱,也來不及體驗這座以火腿聞名下的城市的風騷,匆匆趕往隔壁。
大多數城市的火車站都是連著客運站的。
主要李丘澤提前做過功課,這裏有一班淩晨:50發往台市的大巴,如果沒趕上,那就要等到早上5:50。
大巴車開著頭燈,行駛在夜晚寂靜的高速公路上,又是四個時的旅途。
李丘澤雖然不困,但還是強迫自己入睡,沒什麼比睡覺時間流逝更快了。
迷迷糊糊中有人推了他一把,睜開惺忪的雙眼,發現窗外已經明了,並且有了古色古香的建築。
大巴車正在通過一道古城牆,從城牆下方掛著紅燈籠的城門中駛入。
總算到了。
“澤哥,這地方有點意思啊。”張杆眼角掛著不明物體,卻精神抖擻道。
“嗯,是座古城,有些古跡保存還挺完好,傳中的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就在這個市。”
李丘澤其實也沒來過,隻是在網吧查過資料。
“嘿嘿,比我想象的要有味兒,啥時候咱們去逛逛?”張杆隔著車窗好奇打量,揣測著這道城牆的曆史年份。
“那還不是隨時。”李丘澤聳聳肩道。
他們至少要在這座城市待四年,到時候別逛吐了就好。
估計過個一年半載後,就算八抬大轎抬張杆去,他都懶得去了。
“我去,好多豪車呀。”
通過古城門後,是一片開闊的街頭,張杆瞪著眼睛。
在他們那邊,即使是武漢,現在還不多見的奔馳寶馬,窗外一輛接一輛駛過,跟個街車一樣,毫不誇張地,比出租車還多。
不過在這片豪車紮堆的街頭,也有不少很拉低檔次的三蹦子,看它們偶爾停下載客,約莫就是當地的摩的。
這座城市給到人的感覺,似乎財富兩極化很嚴重。
張杆出了心頭的感受。
李丘澤笑著搖頭:“別看那些開摩的的老頭,不定家裏存款幾百萬,跟咱們那邊不一樣,江浙這邊人的創業氛圍和賺錢欲望都很濃,你看看街上其實最多的是什麼車?”
張杆仔細打量一番後,得出答案:“五菱貨車。”
“對。”李丘澤點頭,“這些開五菱的人,不全部吧,很多都是老板,家裏開工廠作坊的,在這邊隨處可見,這種五菱車方便平時拉貨,家裏大多也是買得起奔馳寶馬的,不定就有。”
“是不是噢。”
張杆聽著有點懵,換他們那裏,當老板的誰會開這種車?簡直掉檔次,不會請個送貨的人嗎?
“澤哥你咋知道的?”他帶著狐疑問。
“既然要過來上學,不得上網了解一下?進當地的貼吧混過一陣兒。”
“噢……”
李丘澤上輩子不認識台市的人,真正對這座城市有印象,還是通過一位火爆網絡的女海王,不過結識過幾個隔壁溫市的人,那邊的情況和這邊應該大同異。
大巴駛進客運站,倆人從車上下來後,取了放在車底廂的行李,終於結束了這段漫長而枯燥的旅途。
“咕咕~”
李丘澤和張杆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道是誰的肚子在叫,反正都餓成狗了。
零嘴再多也不能當飯吃。
“澤哥,剛才看到車站門口有好多賣吃的。”
“走!”
倆人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提著行李箱衝出車站,然而當真正找到吃的時,又紛紛有些傻眼。
沒錯,這裏確實有好多商販推著餐車賣吃的,現在是早上七點多,正值早餐時間。
然而倆人怎麼看,賣的這些東西也不像早餐呀。
一個攤位,隻見販熟練地從不鏽鋼鐵桶裏抓出一把糯米,放在身前用一根根竹條製成的某種工具上攤平,然後加入火腿腸、荷包蛋、裏脊肉、肉鬆,再把竹條道具卷起來,坉了坉,弄成一個圓柱體的超大號糯米飯團。
就這麼給客人了。
他如果切成一段一段的,李丘澤感覺有點像壽司,但他並沒有。
這麼個玩意兒吃下去,估計到中午都不帶想吃飯的。
旁邊一家攤位賣的東西,和這玩意兒有點形似,卻不類似。
好像也是用的糯米,不過他的糯米是糯米粉蒸熟後,形成的糕,沒利用什麼工具,同樣放在桌板上攤平,接著開始加料。
餐車上擺滿了一隻隻白色塑料盒,裏麵裝著各種炒熟的菜,什麼胡蘿卜、豆芽、白菜、粉絲、鹹菜等等,然後問了句客人什麼,一股腦兒往裏麵加,樣樣沒落下。
隨後將糯米糕捏成一個巨大的“餃子”。
李丘澤和張杆看著都有些飽了。
他們那邊的早餐,還是習慣些湯湯水水什麼的,這裏的早餐感覺太硬實了。
約莫是早年流傳下來的生活習慣吧。
李丘澤知道,這一帶過去很窮,比如溫市,有個法叫“七山二水一分田”,正是由於田地太少,甚至都不足以養活人,溫市人才不得不走出去闖蕩,成就了日後赫赫有名的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