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農村缺少新鮮事,但凡有點“新聞”很快就會傳得人盡皆知。
而且老李家在縣裏買了別墅這事,可不僅僅是新鮮事那麼簡單,算是一年到頭都遇不到幾回的稀罕事。
不到黑,就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傳出了組。
晚飯的時候,李丘澤家三口正半掩著大門在堂屋吃飯,門外傳來摩托車的動靜。
“振林,在家嗎?”
這算是明知故問了。
李丘澤去開的門,是村上他爸的朋友,不過不是他們組的,應該是聽消息特地趕過來的,摩托車後座上還綁著一包東西。
“誒,丘澤,一陣兒沒見又竄個頭了,都超過你爸了吧?”來人咧嘴笑道,停好摩托車,從後座上取下東西。
“安叔。”李丘澤笑著招呼。
他爸的朋友不多,這位做魚貨生意的安叔算是玩得比較好的一個。
“帶點稀罕玩意兒給你嚐嚐。”安叔笑著揚揚手。
“啥啊?”李丘澤好奇問。
“狗肉。”
“狗……”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怎麼能吃狗呢?
對此李丘澤是拒絕的。
安叔看出點什麼,哈哈笑道:“這你就不懂了吧,狗肉拿瓦罐煨著,那叫一個香!”
它香飄十裏我也不吃。
不過狗肉在他們這邊不多見,主要見不到賣,安叔能拎過來那是他的心意。
進門後撞上吃飯,也不見外,李丘澤找出個酒盅,便和李振林酌了起來。
不到三兩句話,自然聊到了老李家買房子的事情上。
確認信息屬實後,安叔震驚萬分,瞪著眼珠子望著李丘澤,連了三聲“哎呀”。
他也是萬萬沒想到,這個調皮搗蛋的混子居然真的出息了。
去外麵讀書半年,竟然能掙套房子回來。
要不是知根知底,出去都沒人敢信。
如果安叔上門,純粹是趕個熱鬧,替他們家高興,那麼吃完飯後,四人坐在堂屋喝茶閑聊時,過來敲門的幾個同組鄉親,目的顯然就有些不純了。
坦白講,一切都在李丘澤的意料之中。
他也不用有色眼鏡看待人家,照樣熱情招呼,倒茶散煙。
人都有依附強者的心理,放在古時候可能是有把子力氣,能征善戰什麼的,現代社會來,就是有錢有勢。
不別的,與這樣的人交好,將來如果遇到個什麼困難事,手頭拮據,借點錢周轉一下也方便不是?
大家夥兒了解清楚情況後,對李丘澤各種誇獎,讚美之詞不絕於耳,哪怕有些心理準備,他都險些沒被誇得翹辮子。
還各種打聽。
不過對於他們與自家親戚不同,李丘澤隻是隨便應付了一下,沒得太細。
顯然他們也不是真正的關心。
他們更在乎結果。
那就是老李家確實發了!
兒子有能耐,上的學校雖然不咋的,但是會做買賣,出去待了幾個月就能買房,那再過幾年還得了?
李丘澤才多大?
這一晚老李家堂屋的燈,快到淩晨才熄滅。
這還是晚上。
第二一早,家門口便總有人湊過來,各種打聽,各種閑聊,懟著李丘澤各種讚揚。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
老李家的門檻又熱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蔡本旺家。
組裏誰都知道兩家有過節,牆頭草是做不得的,既然選擇親近了老李家,那自然要冷淡老蔡家。
農村人讀書不多,沒什麼文化不假,但是這些個彎彎道道,反而特別理得清,或者比較幹脆,沒那種兩頭逢源的能耐,那麼幹脆隻認定一家。
大家心裏有了取舍。
道消息,蔡本旺在家已經摔了好幾隻碗。
李丘澤聽了也就笑笑,根本不在意,他犯得著和這樣一個人去計較什麼嗎?
再,他家在鄉下也沒幾好待了。
與他所想一樣,縣裏有了房子,有了根,他和老爸商量了一下,在縣裏搞個生意做,這樣一來到時候房子裝修什麼的,也方便監工。
老爸想想也就同意了。
房子裝修不急於一時,李丘澤打算裝好點,讓父母住得舒坦一些,辛勞了一輩子,也該享享福了。
打算趁在家這段時間,在縣裏找個裝修公司,自己參入其中,先把圖紙搞出來。
後麵施工有老爸老媽看著就行。
今他要去縣裏,也不知道有沒有時間,有時間就落實一下,因為還有些其他事情要辦。
早上在家吃完早飯,離家之後,走在村子裏的任何一個角落,幾乎都能遇到人打招呼,與前幾回來時的境遇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