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奧運(1 / 2)

津門一程收獲頗豐,八月七日,李丘澤四人來到首都。

首都這邊整個氛圍完全不同,街道上張燈結彩,充斥著滿滿的節日氛圍。

李丘澤知道聰明,在還未從台市出發之前,他就訂好了首都這邊的酒店。

八月七號入住。

因為什麼不言而喻。

明天,不是一個節日,是一個偉大夢想的實現。

關乎我們整個民族。

遙想當年,野心勃勃的帝國主義入侵,毀我家園,辱我人民,在壞事做盡之後,更恣意狂笑著給我們按上一個“東亞病夫”的名頭。

四萬萬中華兒女精神上遭受的淩辱,更甚身體。

那時的我們,確實病了,但我們的脊梁從未彎下,從未放棄站起來的決心。

我們用小米加步槍,艱難取得戰爭的勝利,驅逐強虜,複我山河。

但是這還不夠。

和平時代,戰爭遠去,我們同樣要告訴敵人,告訴全世界。

我中華兒女,不是東亞病夫!

我國的奧運之路十分不易。

1932年,正值抗日時期,山河破碎,風雨飄搖,誰能看得起我們?

在如此情況下,我們亦沒放棄過證明自己,那一年,一個23歲的東北小夥,坐了21天的郵輪,獨自一人踏上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的賽場。

偌大的場館內,看台上坐滿衣著光鮮的男女,場地上,別的代表團成群結隊,氣勢如虹。

形單影隻的他,看起來是那樣孤單。

他是勇士,他是先驅者。

他堅定地邁出了那一步。

往後我國的奧運之路更是不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缺席了從第十六屆——第二十二屆的奧運會。

奧運會每四年一次。

也就是說在長達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裏,奧運賽場上,不再有中華兒女的身影。

轉機出現在1984年,好巧不巧,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也在洛杉磯舉行。

而這一年,我們的運動健兒不再孤單了。

並且創造了輝煌。

奧運會比賽第一天,我們便在男子手槍60發慢射項目中,以566環的優異成績力斬奧運第一金,也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枚奧運金牌。

隨後女排妹子更是大殺四方,無人能敵,成功幹掉日美兩個強勁對手,實現了繼1981年女排世界杯和1982年女排世錦賽冠軍後的三連冠。

世界震驚!

舉國沸騰!

我們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

中華在……崛起!

我們是世界有數的大國之一,但迄今為止,還沒有舉辦過一屆奧運會。

1993年,在第27屆奧運會的申辦過程中,我們以2票之差敗給悉尼。

天知道當時多少中華女兒扼腕歎息。

心中更多的,還是不甘。

終於在七年之後的千禧年,我們再次等來機會。

當時入圍第29屆奧運會候選名單的另四個城市,可都不是等閑。

它們分別為:伊斯坦布爾、大阪、巴黎和多倫多。

我們在無比艱難之中,勇往直前,積極籌備申奧。

2001年7月13日,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

在莫斯科舉行的第112次國際奧委會全會上,當一個個城市陸續投票之時,有幸能目睹現場直播的每一個中華兒女,誰不是悄然攥緊拳頭,一顆心提到嗓子眼上?

當薩馬蘭奇拿著投票結果,站在主席台上,吐出“beijing”這個發音時,會場中瞬間沸騰。

我國代表團成員激動到跳起。

消息傳回祖國後,首都四十萬市民自發湧入街頭,手舉國旗,高唱國歌,徹夜狂歡。

我們終於成功了!

認真而努力籌劃了整整八年之久,明天,就是我們向世界交出答卷、向世界再次證明自己的時候。

怎能不讓人激動?

饒是李丘澤已經很清楚,我們會將奧運會辦得有聲有色,舉世震驚,甚至成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豐碑時。

但在抵達首都之後,看著街道上的盛景,看著每個人臉上洋溢的期待。

他依舊感覺內心無比激動,無比澎湃。

上輩子這場奧運會他是在電視看的,如今雖然依舊沒買著開幕式門票,但是他必須近距離見證這一切。

激動的不僅僅是李丘澤。

他們是從津門乘汽車過來的,一路上其實並未休息好,不過剛在酒店下榻後,江姑娘和高媛媛便迫不及待拉著他出去逛街。

精神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