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水。
時值半下午。
二月底的天,陰晴難定,氣溫也是一樣,時冷時熱,不過如果是豔陽高照的日子,溫度就非常宜人,棉服和羽絨服這些都是穿不到的, 一件薄褂子便可出門,風是暖的,很適合出來玩。
比如今天就是這樣的天氣。
這一片不算城區中心地帶,一年前還挺冷清,隨著周圍的幾個樓盤陸續有住戶住進來,才漸漸有了些熱鬧感。
街道兩旁的商鋪也是越來越多。
就眼前這短短的不到一公裏的街道上, 單是便利店、超市, 就有五家。
做買賣的人都願意幹這門營生,省心自在,賣的也是生活必需品。貨品擺上架子,等著賣就是,不像做餐飲,烏煙瘴氣、亂七八糟的事情實在太多。
可是都指著這門生意,店越開越多,而現在周邊樓盤入住率還不算高,僧多肉少,總有店生意好,有店生意差。
比如在便利店和小超市這個行道裏,就尤數“梅芳超市”生意最紅火。
這個點,兩間店麵合成的小超市門外,依著一顆蟲蟻不侵的樟樹下,擺起好幾桌,都是打紙牌的人們,小賭怡情嘛。
超市門口一側的台階上,還擺了兩台搖搖車,小孩們排隊等著坐。
可以說門口聚滿了人。
在整條街上都是獨一份。
有人氣嘛, 總不會差生意, 隔壁左右開店的人,誰見了不豔羨?
“喏,喏,滿街就數他們店生意好,人家看門口坐這麼多人,都願意去他們店,生意全被他們做光了。”
斜對麵,一家新開的超市門口,一男一女眺目望去,男人十分不爽地說。
街上五家便利店或超市,他家最後開業,但規模是最大的,是四間店麵合成的,本以為這個行當就是大魚吃小魚,自家店更大,商品更多,那自然生意更好。
開起來後,也確實是這樣的, 有三家店明顯搞不過他們, 但是……到梅芳超市這裏時, 卻失效了。
“沒辦法呀,人家勤快,咱們又學不來。”旁邊女人長歎口氣。
梅芳超市生意為什麼這麼好,他們其實知道原因,但正如她所說,就算知道也學不來。
那兩個聽說鄉下種田搗土竄到城裏的人,知道平時怎麼生活的麼?
就住店裏。
以店為家,二十四小時守著店,早上天不亮店就開了,晚上狗都睡了,還不關門。
拚時長你都拚不過。
然後不是很多人熱衷於在他們店外打牌嗎,還給茶飯伺候著。
早上一起來就燒幾暖水瓶開水,拎到門外屋簷下有個桌台上放著,誰願喝誰喝,免費喝,喝完他們再燒。
如果說這還可以學的話。
那中午吃飯,就真的學不來。
有些人牌癮大,又好不容易湊成一桌,中午不願意回去,那個叫梅芳的女人便天天按人頭給他們燒飯,每人五塊錢,也甭管什麼菜。
講道理,那夥食真不差,五塊錢別說賺錢,還得虧。
另外天天早起去買菜,買回來還要洗啊切啊,然後再燒出來,得廢多大功夫?
是個人都幹不出這樣的賠本事。
誒~她就幹得挺樂嗬。
有些老人過來打牌不是帶著孩子嗎,孩子們弄個小婉,吃飯不要錢。
以至於現在很多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成日中午就在他們店過了,省得自己還要燒飯。
五塊錢有魚有肉的,自家還做不出來呢。
“那是學不來,”男人譏諷道,“大年三十還守著店,誰能跟他們學?不過我也不羨慕他們,錢是被他們賺去了,明顯是一對可憐人,大年三十那晚要說沒偷偷躲起來哭,我不信。”
“誒,我聽說他們家有個兒子的。”女人八卦道。
“有又有什麼用?春節都不回家,這樣的兒子算是白養了。”
穀抜
“說的也是,”女人道,“再怎麼樣,春節肯定要回來,讓他爸媽就窩在這店裏冷冷清清地過節,不孝!”
“所以說啊,”男人大笑,“我一點不羨慕他們,賺再多錢攤上這麼個不孝子,有什麼用?咱們家兒子,雖說錢癮大點,至少孝順啊,春節回來還知道給我們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