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分配收獲(七)(1 / 2)

如果詢問大周國會議員,什麼地方適合做大周首都。99%位於長江以南省份的國會議員必然表示,南京才是大周最適合的首都。理由很簡單,如果南京是首都,國會議員們就不用旅途勞頓,每年奔波於道路之上。

尤其是這些年,每年都會有幾名議員提出將國會搬遷到南京或者開封的提案。

190年1月初進行的國會會期,又有人提出了遷都的提案。遷都目的地就是開封。

這提案一出,當即遭到了反對。

“洪議員,我大周不過是與日本爆發了戰爭,遷都會被認為是怕了日本。”

“劉議員,你自甘墮落也不至於到如此地步吧。這個提案又不是今日才有,更不是今年才有。日本蕞爾國,大周兵鋒所指,定然大敗。遷都開封,全然是為朝廷考慮。我大周地理,燕京未免太靠北。此次在南海與英國血戰,英國人已經明白大周海軍再次複興。若是能遷都,隻會方便大周管理下。”

“洪議員,若是按你所,把首都設在廣州才是最好。”

“劉議員,你這麼就是扯淡!廣州氣候太過於濕熱。若是向南遷都,我為何不提徐州,是因為徐州也受台風影響很大。遷都開封,已經是穩定氣候下的南邊選擇。收回舊港宣慰司和馬六甲,將英法逐出太平洋。收回北扶桑洲的炎州等地,國度再過於靠北就真的不合適了。想想方丈洲,那麼廣大的土地,東部也是和移民。為何到現在還沒辦法發展?不就是交通不便麼!”

少數新晉議員對這樣的爭論很有興趣。更多有資曆的議員則聽過多次,這樣的道理每次都來一番,也不能是對是錯。總之,大家已經不會被震動到了。

提案經過辯論後進行了投票,以七成議員投出了反對票的結果,並沒有通過遷都提案。

七比三,反對遷都的議員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大周聖上李長遠並沒有將此事完全當成一個每年都來一次的無聊爭執。而是在內閣會議上提出了這個問題。

00年來,大周的權力中心無疑是皇權,內閣雖然代表官僚集團。與大周皇權則是構成一個上下級關係。官僚集團依附於皇權,卻也利用皇權。華夏傳統中幾千年來的政治結構,某種程度上就是皇權與官僚集團之間的鬥爭。

內閣中最高的官員無疑是丞相,左右丞相以及六部官員構成了大周國家行政中心。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官們就完全掌握著行政中心,大周皇帝直接管轄兵部與禮部的鴻臚寺。按照歐洲的法,就是皇帝直接掌握軍隊與外交。

在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兩百年的現在,便是在大周這東方之主的權力核心,也會大量使用西方的描述方式。

“聖上。國會那些人又再瞎咧咧。他們起這些道理,看似頭頭是道。等他們真看到遷都花費表,就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瞎扯淡。”左丞相甘初平爽快的答道。

甘初平丞相輕鬆的語氣不是裝出來的。行政中心看著應對問題的時候很遲緩,並不等於行政中心真的是由一群顢頇之輩組成。早在1870年新政前,科舉製度選拔出來的文官都是苦讀之輩。想通過一層層的科舉考試成為官員,隨便幾個阿貓阿狗讀幾書可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