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救災進行式(十一)(2 / 2)

然而李長遠還是感覺不滿足。國家當然不能指望都是陳韶這樣的家夥。若官員都是陳韶這種不管不顧的性子,那是要出大亂子的。但是李長遠還是覺得,陳韶這樣的家夥太少了。總得有七八十來個,才能讓李長遠放心。

吃完飯,李長遠心中不痛快。忍不住把自己麵對的事情講給皇後聽。

本以為皇後會有些震動,不成想她神色淡然的答道:“聖上,國難思良將。太平盛世,靠的還是這些老練穩重的大臣。臣妾以為,聖上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既是皇帝,又做了丞相的事。乃是大英雄。可下總是要安定,太平盛世不也是聖上想留給子孫的麼?”

李長遠愣住了。隻覺得這話很對,卻好像是另外的一個世界。遙遠而陌生。

好不容易讓自己的思路能跟上皇後,李長遠不僅歎息道:“這麼倒也沒錯。不過……嗬嗬……”

完,李長遠起身離開屋內。點了根煙,在外麵溜達起來。

侍從長連忙建議道:“聖上,不如去禦花園走走。”

李長遠覺得這建議還行,就向禦花園的溫室走去。一路上看著井然有序巡邏的年輕禁軍,李長遠心中有些茫然。

太平盛世麼。這個詞對於華夏無疑是從皇帝到百姓的共同期待。不過李長遠從出生開始,就沒經曆過所謂的太平盛世。

根據記載。在李長遠出生前的0年,大周達到了極盛。本該是個太平盛世。

然而在李長遠知道的現實中,極盛的不過是當年大周兩大支柱之一的新學派權貴達到了極盛。

自大周建立之時。高祖手下重臣蔡丞相就詳細分析過大周的將來。地主士紳們必然掀起土地兼並,那時候官員若是都出自科舉,皇權定然遭到巨大削弱。

所以蔡丞相從一開始就建立起與之對應的製衡力量。這力量並非是宦官,而是以新學取材,以權貴為核心的對外擴張團體。

這些人的榮華富貴來自於皇室主導的對外擴張,而皇室也通過海外擴張獲取利益。

便是如此**遠矚,180年後,所謂太平盛世水麵下的暗流也終於攪亂了大周。

地主士紳們的兼並,外敵的圍攻。最終導致了1870年的慘敗。李長遠的人生,就是在這樣的激烈變動中渡過。為了挽救大周,李長遠幹掉了地主士紳,清洗了因為戰敗而一蹶不振的新學派中的老朽之輩。啟用大量新人,重建了大周朝廷。

李長遠這輩子什麼都見過,就是沒見過太平盛世。

溫室裏麵依舊是奇花異草,坐在椅子上又抽了根煙,李長遠叫過花匠,“喂,老趙。你覺得現在是太平盛世麼?”

花匠老趙家世代為大周園藝提供人才,聽到這話後,老趙愣了愣,不解的問道:“聖上,現在不就到了太平盛世了麼?”

老趙是個實在人。若不實在,也不會被選拔出來當禦花園的花匠。他這麼,應該也是心裏話。

李長遠歎道:“國家打仗,怎麼是太平盛世?”

老趙一臉不解,“聖上,咱們不是打贏了麼?”

“這次打贏了,下次呢?”李長遠有點想知道老趙的看法。

“聖上。這次打贏了,外國怎麼還敢和咱們大周再打?”

聽到這話,李長遠站起身,拍了拍老趙的肩頭,轉身走了。

這倒不是生氣,而是李長遠覺得老趙還真的了實話。這些官員們都覺得戰爭結束了,總是該喘口氣,歇息一下。除了陳韶這個傻孩子還在抱持著解決問題的心思拚命幹事,其他人大多都認為和平來臨了。

回去的路上,李長遠又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們。這時候,李長遠倒是不生氣了。如果把兒子們看成太平皇帝的話,他們的表現反倒沒啥問題。

太平皇帝考慮的是國家安定,要費心在國家走在以前的道路上,不要出差錯。

這是與李長遠的人生完全不同的軌跡。對李長遠來,太平盛世從沒出現過,連和平也不過是一種假象。

現在看,陳韶這樣的家夥才是和李長遠一樣的家夥。想到陳韶不招人待見的程度,李長遠突然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同樣不招人待見。甚至是比陳韶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不招人待見。

下思安,兒子們又明顯不是馬背上的皇帝。這樣的事實反倒刺激了李長遠的鬥誌。若是這些家夥們沒有戰爭的勇氣,那就讓李長遠把這些完成。這本就是李長遠給自己定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