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國防大臣看向外交大臣。想獲得戰爭盟友,就得看英國外交大臣的遊能力。
外加大臣並沒有遲疑,他爽快的向愛德華七世表示,“如果大英現階段主動向大周宣戰,我們不太可能獲得軍事盟友。”
這話很實在,國防大臣都忍不住有些佩服起來。國防部的將軍們雖然不能主導外交,私下還是會討論。在歐洲,北歐各國肯定不會參與到英國與大周的戰爭之中。
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也不會願意參戰。即便這些國家即便加入大英陣營,和沒參加也不會有什麼分別。可英國還得立刻向這些國家支付好處。完全的得不償失。
德國麼,完全不用考慮。一旦幾十萬英軍和大艦隊向印度出動,隻怕德古立刻就會進攻法國。
法國呢,他們肯定要防備德國。
歐洲各國中唯一與大周接壤的俄國,隻要俄國不趁火打劫進攻博斯普魯斯海峽,就算是忠貞不二的盟友。
現階段,英國對大周宣戰,就得英國一家扛起戰爭。其他各國都會眼看著大英與大周互相消耗,同時待價而沽,試圖從中獲得最大利益。
而這些國家的利益,就是大英的損失。
國防大臣心中早有思路,反倒不急著發言。就見愛德華七世皺眉思考了一陣,問道:“外交部有什麼應對手段?”
外交大臣立刻答道:“陛下。我們將在歐洲報紙上繼續抨擊大周的野蠻行為。他們支持殖民地的土著攻擊大英,無疑是在破壞整個歐洲的傳統。歐洲容忍大周這麼做,就是損害整個歐洲的利益。”
國防大臣對此心中暗笑。看來現階段外交部也沒好辦法。隻能搞這些隔靴搔癢的把戲。
爭奪殖民地是列強幾百年的傳統。國防大臣甚至都能想到大周會怎麼反擊。現在英國占領的印度殖民地,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大周那裏奪走的。大周所做的不過是奪回殖民地而已。
愛德華七世沒有評價什麼。思考一陣,他下了命令,“國防部指揮部隊進入阿薩姆地區。外交部與大周談判。”
在距離英國兩萬裏之外的朝鮮,陳韶在司令部迎接了幾名軍官。雖然和為首的楊光大校熱情握手,陳韶還是沒忍住,目光落在楊光大校身後的雷軍中尉與張文亮中尉身上。
陳韶身後的胡大多上尉盡量保持著該有的軍容,盡量目不斜視。但也不由得多看了兩位學長好幾眼。
楊光大校哈哈笑道:“陳軍長。我也不瞞著你,這兩位是你同學。我們帶他們來,也是想著能多親近。既然都是自己人,這樣板著臉豈不難受?”
屋內響起一陣笑聲。在這裏麵,楊光大校快四十歲了。幾乎是年齡最大的,陳韶就請眾人到了旁邊會議室,輕鬆坐下聊起來。
雖然爆發了朝鮮戰爭,大周並沒有因此而調動各地部隊。提前畢業的軍官們也都分配到各個軍鎮。雷軍與張文亮就分配到了西南軍鎮。
楊光大校爽快的道:“48軍現在是種子部隊,我們是來取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