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
“王大牛,王大牛,有你家的包裹,趕緊過來拿,哎呦,這包裹可不。”
郵遞員一周才來村裏一次,平時頂多村長家在外頭念書的閨女給寄個信啥的,王元香也往家裏寄信,有時候咬牙能省下來幾尺布票一張糖票的話,也想著給娘家寄過來,但要這麼大的包裹,還真沒誰家收到過。
王大牛就是江易的大舅,聽見喊聲還有些懵,趕緊從田裏上來:
“同誌,你啥,有我家的包裹?”
“你是王大牛?”
“是啊。”
“這寄信地址是B市,寄信人叫江易,是你認識的人不?”郵遞員指著包裹上的信息問道。
“江易?這是我外甥女啊,哎呦,這東西是易那丫頭寄來的?”
王大牛一看就激動了,他激動不是因為這麼多東西,而是想著外甥女從B市寄來,那不就是這丫頭回城了?
“爸媽,二牛,易寄信來了,爸媽你們快來啊!”
王大牛仔細盯著那包裹,“江易”倆字他還是認識的,扯著嗓子衝著地裏就喊。
這一喊,不僅把老王家人找來了,大半在附近幹活兒的村民也都叫來了。
正好也到了日頭足的時候,鄉下種地,都是趕著剛亮沒那麼熱的時候,起早去幹活兒,太陽上來了,就回家歇個晌。
一群人跟著湊到王家。
包裹一打開,“嘩啦”從裏麵掉出來的東西,讓村裏人眼睛都瞪大了。
“哎呀,這是解放鞋?我上回去縣裏供銷社看見了,要45塊錢一雙呢,聽城裏人結婚都要有雙解放鞋,這是給寄了多少雙?得有十多雙了吧?”
“這是啥?咋還有股香味?”
“是大白兔奶糖,我去縣裏供銷社看見人家買過,這糖可貴了,一塊能買咱過年吃的那糖一大把,聽用開水化一化,那水就跟奶粉味兒一樣。”
“得好像你喝過奶粉似的,你還不是聽村長閨女的,哎呦,這得有好幾斤了吧?不是元香在城裏日子也緊巴,她閨女咋一下子給寄這麼多東西?”
“家和,家和你快來念念,看看易都啥了,你姑也有日子沒寄信來了。”
老太太比起這些東西,更關心閨女一家的情況,趕緊催道。
江易的大表哥王家和是老王家學曆最高的,念完了初中,家裏條件一般,就回家種地了,但他今年剛在村裏當上會計,也算有出息了。
王家和連忙接過信,一家人都盯著他,看熱鬧的鄰居也都等著。
剛念到江易她回城了,也給弟弟去了信,應該馬上回來,老太太第一個掉了眼淚:
“好好好,這可太好了,都回城了好啊,倆孩子可算是熬出頭了。”
“媽,快別哭了,這是好事。”
王大牛也有些心酸,外甥外甥女跟他家這些皮實的丫頭子不一樣,在城裏長大,卻突然被丟到鄉下,要不是他們沒本事,當時真想讓孩子直接來王家村,好歹有他們在,總不至於讓孩子餓肚子。
衝兒子遞了個眼色,讓他趕緊接著念,要不老太太心裏更難受。
江易算著姥姥家的人買的禮物。
解放鞋一人一雙,布也都是結實耐用的,糖和桃酥這些吃的也買了不少,剩下最顯眼的,就是那些書本紙筆。
老太太擦掉眼淚,才去看那些東西:
“這得花多少錢啊,我剛才聽五嫂子,光這解放鞋一雙就要45元,你們這孩子,剛回城正是需要錢的時候,給咱買這老些東西幹啥?”
“媽,這是易孝敬你和我爸呢,心裏也記掛著咱們。”
王大牛樂嗬嗬的,
“這孩子有出息啊,剛回城,就給啥紡織廠幫忙,這都是人家給的獎勵呢,易有啥不能忘了姥姥家的人,媽你聽見沒,她這是記得咱呢。”
“媽你看,這是易給家裏孩子寄過來的書,還有這些本子和筆,呦,這還有好幾個鋼筆,媽,易讓家裏孩子能讀書都讀書,不管以後幹啥,有知識才有出路呢。”
話音剛落,王家安靜下來了。
是他們不想讓孩子念書嗎?誰不想家裏孩子有出息,隻是這幾年勉強填飽肚子,攢下來的那點口糧,恨不得全都給下鄉的外孫外孫女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