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昆侖山采玉人(1 / 3)

“阿迪拉,這是我的一個晚輩,帶他來見識一下玉石大王的風采的,小莊,你叫他田伯就可以了……”古老和來人擁抱過後,拉過身後的莊睿,給來人介紹了一下。

莊睿打量了一下對方,這位田伯身材不高,有點消瘦,不過滿頭黑發,雙眼有神,如果不細看臉上的皺紋,乍然看上去,不過五十出頭的樣子,不過莊睿知道,他比古老爺子還要大上兩歲呢。

莊睿以晚輩的禮節和田伯聊了幾句之後,眾人向機場外麵走去。

到了機場外麵,已經停了幾輛車在等著了,莊睿和古老爺子是分乘的兩輛車,他被安排在後麵的一輛越野車上,開車的是個四川小夥子,叫張大誌,比莊睿還小上兩歲,以前就是在新疆當汽車兵的,退伍之後就留在當地開車了,人很健談,對莊睿的話是有問必答。

在車上莊睿得知,這個叫做阿迪拉的新疆老人,是維吾爾族人,今年六十二歲,這是他的維族身份,他還有個漢名,叫田大軍。

在新疆玉石界,阿迪拉可謂是人皆眾知的傳奇式人物,行內的人都尊稱他為“玉王爺”,可見其在新疆玉石界的影響力了。

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由於新疆玉石經曆了數千年的開采,資源極度萎縮,昆侖山一線的玉石礦紛紛倒閉下馬,行業內都稱:和田玉礦資源已經枯竭了,引得玉石界一片恐慌。

當時的阿迪拉憑借著多年在昆侖山采玉的經驗,率先提出:“和田玉是按西瓜滕狀分布”的地質理論,使和田玉的采礦業峰回路轉,絕處逢生,新礦點不斷湧現,產量年年攀升。

阿迪拉現在以“中國和田寶玉石專家”的身份,出任國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這個常務可是要比莊睿的那個理事,分量重的多了,而且還兼任著新疆玉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所領導的公司成為新疆玉石行業的龍頭老大。

“就是因為這個,你們才稱他為“玉王爺”的?”

按張大誌的說法,距離阿迪拉住的地方,還要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莊睿也想多聽聽阿迪拉的故事。

“老爺子可是神人,這當地人都傳說他是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

莊睿聞言愣了一下,臉色變得有些古怪,話說這詞用在他身上還差不多。

“可不是啊,老爺子手下有十幾個采礦隊,就在去年的時候,他看好了一個礦點,可是礦坑道往裏麵掘進去了60多米,都不見出玉的影蹤,很多人都急了,說是個廢礦,老爺子力排眾議,堅持往深裏又挖了兩米,嘿,你猜怎麼著?”

張大誌提起玉王爺的故事,那是眉飛色舞,自問了一句,也沒等莊睿回答,接著說道:“就這兩米的距離,奇跡出現了,整整采出來四塊大玉,最大一塊重達十噸。

還有更神的呢,在還沒看見玉的影子之前,老爺子就曾經預言:這窩礦能采60噸玉,果不其然,采完一算,整整61噸,莊哥,你說這不是火眼金睛嗎?”

“真有這麼神?”

聽完張大誌的話後,莊睿都在心裏懷疑了,這老爺子是不是和自己一樣,都能看穿物質的表麵,看清裏麵的實質啊?

“當然了,咱們玉王爺十多歲就上昆侖山采玉了,這幾十年下來,在新疆這地界上,就沒人敢說比他還厲害的。”

張大誌對自家老板很是推崇,又說道:“在新疆這地方,對玉石和玉器的鑒別方麵,王爺就是權威。他能一口氣說出所見玉器的真假、優劣、產地、價格。

和田地區的販子銷售籽料,外地和老爺子熟悉的買家,總是會打電話請他到場的,隻要老爺子一開口報價,那就是鐵板定釘了,賣家不再“漫天要價”,買家也不“就地還錢”了。

知道為啥不?這一是權威效應,二是誠信程度,三就是人格魅力了。”

張大誌這話說的很是順溜,看樣子不止是和莊睿一個人聊過了,說話的時候,臉上滿是自豪的表情,仿佛能給玉王爺開車,也是一件倍有麵子的事情。

“那他還請古老爺子來幹嗎?”莊睿有些不解,按照張大誌的說法,阿迪拉在軟玉上麵的鑒賞造詣,絕對不會比古老差的。

“不知道,反正古老去年這個時候也來了,應該是找礦隊上山,特意邀請古理事長來的吧?”張大誌的話和古老所說的有些不同,看來這次來的目的,絕對不是隻為了鑒定一塊玉石。

“找礦隊?不是采玉隊嗎?”

“不是,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組織幾個隊伍上山尋找礦脈的,而確定了礦脈之後,才會派出采玉隊,分工不同的,不過也有一些采玉人,專門采山流水料子的,那需要滿山的跑,很辛苦的。”

張大誌給莊睿解釋了一下兩者的區別,他在新疆呆了不少年頭了,有時候也跟采玉人上山去碰碰運氣,要知道,如果能找到一塊好玉料的話,那這一輩子就是吃喝不愁了。

相對而言,尋找礦脈和零散的采玉人要更加辛苦,他們要頂著烈日高原反應,在深山裏尋找玉石,有時候往往都要進山數月之久,到了冬季才從山裏出來。

……

車子穿過和田市,開到了郊外,從一處像是農場的地方開了進去,莊睿發現,在大門旁邊有一個崗哨,兩個年輕體壯的小夥子站在門邊,最讓莊睿吃驚的是,他們背後居然背著一把槍。

“大誌,門口的那兩人,也是部隊的?”

莊睿看那兩人身上傳的衣服,是一身迷彩服,但是並沒有肩章和軍銜,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敢持槍,應該是國家部門的人吧?

“不是,莊哥,那兩人是護礦隊的,都是在公安部門登過記,有持槍證的……”

張大誌出言給莊睿解答道,在和田玉礦附近環境比較複雜,不僅是當地人開采玉礦,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淘金者,人多了就難免會良莠不齊,也有些人鋌而走險,做些沒本錢的勾當。

所以一些大的玉石商人,都會自行組建護礦隊,像阿迪拉這樣身份的人,不知道被多少心懷不軌的人在心裏惦記著,而且阿迪拉的交易場所,一般都是在他住的地方,這裏放置了價值不菲的玉石,所以就安排了一隻武裝力量在此守衛,當然,這都是在當地公安部門報備並得到了許可的。

車子又向前開了二百多米,在一棟三層小樓前停了下來,莊睿看到,在路兩旁擺放了大小不一各種形狀的石頭,這些石頭基本上都呈黃白色,有些從表麵,就可以看到白皙的玉肉,想必這些都是和田玉料了。

下車進入到小樓裏麵,迎麵的客廳餐桌上,已經開始往上擺放酒菜了,幾個維吾爾族婦女手腳麻利的將飯菜擺好之後,就退了出去,偌大的房間裏,就剩下古老爺子、莊睿、阿迪拉還有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