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隻進不出(1 / 3)

收藏玩的是什麼?玩的就是文化!

為什麼說上了著錄的古董值錢,就是因為其傳承有序,是在曆史上出現過的東西,有其獨特的故事和背景,能被人研究考證並加以推論。

想想自個兒手上的物件,或許曾經就是那個曆史名人用過的,那種感覺,絕對會讓你飄飄然,當然,行外人是無法體會的。

同樣的兩個物件,乾隆皇帝用過的,一定比平頭老百姓用過的值錢。

前文曾經說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去古玩店應聘的小夥子,拿了根破木條說是乾隆爺的牙簽,馬上被古玩店的掌櫃拍板錄用,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也從側麵說明了傳承的重要性。

而莊睿手裏的魚龍,雖然未見著錄有記載,但如果真是像他說的那般,是出自殷商時期的魚龍轉變古玉,那其價值,恐怕就不是幾十萬的問題了。

就在眾人還在消化莊睿剛才那一番話的時候,莊睿接著說道:“大家都知道,在殷商時期,還沒有鯉魚跳龍門的說法,不過這兩個物件,證明了在那個時代,也是有魚化為龍的典故,有一步登天、指日高升的美好寓意。

在我個人看來,這些東西和當時的曆史文化,有密切的關係,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龍形玉,和甲骨文中的那個龍字,形狀是非常接近的。

所以我斷言,這兩件魚龍玉,是殷商時期文化,再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商代晚期比較典型的一個文化代表。

這兩塊玉的出土,也能對殷商文化出土文物,做出一些補充,文化價值是非常高的……”

在莊睿眼中,這兩塊玉雖然未經盤磨,但是裏麵濃鬱的紫金色靈氣,比之“定光劍”都相差不多,年代應該是相仿的。

而且的確如莊睿所說,這兩塊玉的價值,不在其本身,而是在兩塊玉所蘊含的文化背景上麵,莊睿之所以看重這兩塊玉,正是因此。

等日後古玉收藏多起來之後,這兩塊玉石絕對能在玉器雜項館裏,和那個西漢的《白玉老虎》,一起成為鎮館之寶的。

“長見識了,今兒真是長見識了……”

“沒錯,能從一塊玉裏麵說出那麼多的知識,莊老師不愧是上過央視的專家啊……”

“這也是運氣好,媽的,我怎麼沒這運道啊……”

“就你?剛才你起哄聲最響吧?”

“老齊,怎麼樣?服氣了吧?”

“莊老師,那您說說,這兩塊玉能值多少錢啊?”

人群裏說什麼的都有,最後有人高聲問起莊睿價格來,在場的人大多都是賣玉石的老板,也有一部分來淘寶的老客人,頓時支愣起了耳朵,想聽聽莊睿的報價。

雖然說一個物件的價值,不能完全用金錢來衡量,但是金錢始終是衡量一個物件價值最直接的體現。

如果這兩塊魚龍玉隻值個十塊八塊的話,那麼別說是殷商古玉,就是黃帝他老人家佩戴過的,恐怕眾人都不會多看一眼,這就是市場論。

“嗬嗬,大家都是行裏人,這東西要單純的從其玉質和年代上定價的話,應該在二十萬一塊這樣子,上了拍賣也許會高一點兒。

不過大家都知道,古玩這東西,是青菜蘿卜各有所愛,遇到喜歡的人,開再高的價格,那也都是有可能的……”

“哇,這麼高啊?”

“你懂個屁,莊老師這是往低了說的……”

“是啊,這要是上拍賣會,沒百萬您都別想……”

“老李這次虧大了,到手的寶貝又給送出去了……”

聽到了莊睿的報價,眾人紛紛議論了起來,有那些純粹就是來旅遊的人,發出了驚歎聲,隨之就被一些行家給打擊了,或許莊睿這一番話,又催生出不少投身古玩行當的人。

至於這兩個物件的原主人老李,此刻卻是麵色灰白,他怎麼都想不到,一共就七八十個玩意兒,自己清洗了四五十塊了,咋就沒見到這兩塊呢?

莊睿說出的那價格,就像是重錘砸在了老李胸口一般,憋的老李那一口氣,是怎麼都喘不順當,隻想大聲吼叫來發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