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寺是一座位於緬甸仰光的窣堵坡(佛塔)。其高度為98米,表麵則鋪上了一層金,再加上它是位於皇家圓林西的聖山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鼇頭了。
它是緬甸佛寺中最神聖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的法杖,正等覺金寂佛的淨水器,迦葉佛的法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
金寺是一座以金屬雕刻著名的佛寺,建有三層屋頂,正麵飾滿銅雕圖案,門口護衛著一對彩獅。進入黃金寺必須除去鞋和身上所有的皮革製品,位於中庭有座金色小廟,廟宇尖頂和屋簷都是閃亮的包金裝飾,流露出緬甸寺廟少有的華麗風格。
“大金寺”的意思是被黃金覆蓋的寺廟,寺中的大金塔使用超過7噸的金箔,塔頂鑲有大大小小的鑽石5000顆,寶石2000顆。(度娘資料)
金寺最出名的佛教寺廟,也是緬甸最有特色的寺廟之一。雖然經過多次的戰火洗禮,但是它用自己的恢宏氣勢向人們詮釋佛教的宏大與寬容的奧義。
這些頗具曆史色彩的古建築讓李誌看的垂涎三尺,不過他卻沒有打寺廟絲毫主意。這些頗有年頭的金屬製品隻有組合在一起,或者說隻有在窣堵坡這個地方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
胡鈺推了李誌一把,好奇的問道:“你小子沒毛病吧?我看你雙目凶光四射,是不是看著寺廟眼紅了?你要是不想死的太難看最好別有其他的想法,還是地攤上瞅瞅,過過你撿漏的癮吧。”
李誌推了胡鈺一把,兩人嘻嘻哈哈的拾階而上,沿著台階查看起本地人出售的物品。說實話,要是不懂收藏的人看見金寺還沒有多大反應,像李誌這種帶有碳十四作弊器的人看來,就連腳下的台階都顯得珍貴無比。
不過這是人家的東西,眼紅屁用沒有。雖然李誌有連地皮都挖回家的想法,但也隻能是想想而已。如果他敢動寺廟的一磚一瓦,不用緬甸政府動手,恐怕就這些擺攤的善男信女就能把他撕成餃子餡!
這些自發形成的小市場出售的物品比較雜,不但有禮佛用的香燭,脖子上掛的念珠,手珠等物品,甚至還有當地的小吃,孩子用的吉祥物等等。而且更搞笑的是,有的攤位甚至出售缺了一條腿的香爐,殘缺不全的木魚物件。
李誌被這些搞笑的商品吸引,抱著看稀奇的心態在攤位前蹲了下來。雖然不知道當地的買賣物品的習慣,但是李誌依然恪守國內古董行的規矩。
瀏覽了一番之後,李誌居然神奇的發現被攤主隨便扔在地攤上的那個缺了一條腿的香爐還有些年份。他指了指陶製鎏金兩條腿的香爐對老板說道:“大叔,你能不能把這個拿給我看看?”
古董這玩意它金貴,不但金貴,還具有獨特的唯一性。正因為這樣,古董行內便有許多心存歹念的不法分子用本就損壞的物件訛人。不管是什麼物件,在主人手裏損壞了沒什麼,一旦在顧客手裏損壞,那它就變成了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