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簡潛臉都耷拉下來了。
在P2P網貸行業,宣稱自己“成功上市”的平台其實不少,簡潛之所以在聽到歐陽說能幫助KK貸上市後喜出望外,以為自己有機會拔得行業頭籌,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把登陸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這種上市當成真正的上市。
華國資本市場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在金字塔頂端的是一板市場,即申交所、鵬交所的主板市場;接下來是二板市場,即中小板和創業板;再下來是三板市場,即股份代轉讓係統;最後是四板市場,即地方政府批準設立的地方區域**易市場。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就屬於四板市場。
與其他三個市場相比,四板市場特點很明顯,一是區域性,二是低門檻,三是無嚴格的時間限製。四板市場的門檻有多低呢?掛牌企業隻要符合“3211”標準就可以掛牌,不需要經過行政審批,甚至不需要公開信息,企業信息隻需要向投資人定向披露就行。
而“3211”標準的要求是,最近12個月淨利潤累計不少於300萬元;或最近12個月的營業收入累計不少於2000萬元;或最近24個月營業收入累計不少於2000萬元,且增長率不少於30%;或淨資產不少於1000萬元,且最近12個月的營業收入不少於500萬元;或最近12個月銀行貸款達100萬元以上,或投資機構股權投資達100萬元以上。
這個門檻,對大部分網貸公司來說相當於無門檻。大批小微平台把類似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這樣的四板市場當成了鍍金樂園,在裏麵掛個牌就宣稱自己“成功上市”,然後去忽悠用戶。
對於這些情況,簡潛早已心知肚明,並且不屑一顧。
事實上,由於四板市場門檻極低,又有上市的噱頭,在裏麵掛牌的企業80%以上都不是真的為了融資,而是為了包裝自己以用於宣傳,以至裏麵魚蛇混雜,大部分有點實力和知名度的企業都對其敬而遠之,甚至有清楚底細的人直接將其斥為“騙子市場”。這種說法當然有失偏頗,但不可否認的是,裏麵的企業大部分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各種騙子公司也是屢見不鮮,比如最近屢見報端的電商加盟平台,有不少就是打著“上市”的幌子招搖撞騙,而他們上的就是四板市場。
簡潛對引入投資公司抱有一定疑慮,對KK貸上市卻沒有什麼抵觸,但他心目中的上市首選是登陸申鵬主板或創業板,其次是轉投港股或美股,最後可以接受的是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資本市場,而絕對不是像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這樣的四板市場。如果是前海股權交易中心,KK貸哪用得著歐陽幫什麼忙?
看到簡潛麵露不快,歐陽先生意識到對方不是什麼土包子,不是那麼好忽悠,於是趕緊補救道:“如果你對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不感興趣,那可以用借殼的方式去A股主板或港股,A股主板我們沒有現成的殼資源,想要借殼的話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成本,港股市場我們的把握相對大一些,時間和成本相對低一些。但不管是去A股還是港股,KK貸都必須先完成兩項工作,一是增資擴股,二是擴充隊伍、做大業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