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兵下意識地張嘴就想問複原的那張信上都寫了些什麼。
但想到自己剛剛一開口就單刀直入直奔主題已經讓林鴻雁很不滿了,所以這到了嘴邊的話,他又硬生生地強迫自己給咽了下去。
林鴻雁沒聽到劉曉兵說話,頓了頓問道:“你在聽嗎?”
劉曉兵這邊“嗯”了一聲算作回應。
林鴻雁才繼續說道:“李生元這封信其實是一個家書,家書上麵說,他走之後一段時間日本軍就打了進來,村子裏的村民被迫在抗日聯軍的掩護下朝著延吉方向撤退,然後在走到一個叫上南溝的地方,李生元的老婆生了,生了個男孩,孩子很健康,他們後續還會帶著孩子一起往延吉撤退,信中李生元的媳婦對李生元說,讓他安心打仗,她會好好保護他們的孩子,她們母子期待戰爭結束他平安歸來的那一刻。”
劉曉兵聽得大為震動。
原來是這樣。
這封家書,是李生元老婆通知他們的孩子出生了的家書。
劉曉兵也是個男人,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體會到了李生元為何將這封信珍而重之的藏在身上的心情了。
前方戰火紛飛,他是戰士,是士兵,是保家衛國的先驅,可背後,他也是丈夫,是父親,是妻子和孩子的頂梁柱。
在那樣灰暗的時光裏,他的妻子和孩子,就是他內心的支柱,是他堅持下去的希望。
隻有戰爭勝利,他的老婆和孩子才能安全。
也隻有戰爭勝利,他們才能再相見。
劉曉兵想著就覺得自己眼眶忍不住地發熱。
李生元懷抱著這封信的時候,該是什麼樣的心情,在無數個戰火紛飛的夜裏,他該有多麼惦記流離在外的老婆孩子。
然而直到犧牲,他到底也沒能親自看一眼自己的兒子長什麼樣子,甚至可能連他們在哪都不知道。
因為這封信寄出來之後,他的妻子和孩子在抗日聯軍的保護下,又一路朝著延吉撤退了,而他即便是想給妻子孩子去一封信,卻都不知道這封信該寄到哪裏去。
劉曉兵眼眶陣陣發熱,忍了又忍才沒讓眼淚掉下來。
電話那邊的林鴻雁說起這些也是傷心。
兩個人隔著電話足足沉默了好久。
林鴻雁這才對問劉曉兵:“你們找到白河村了嗎?”
劉曉兵下意識的點點頭,然後才意識到他現在是在和林鴻雁講電話,林鴻雁是看不到他點頭的。
定了定神,將喉嚨裏的哽咽都壓下去之後,劉曉兵這才對林鴻雁說道:“找到白河村了,也確定那就是李生元的家,但是那裏早就破敗不堪無人居住了,據當地知情人士所說,李生元的老婆跟著抗日聯軍走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也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情況。”
“我和陳四平現在已經返回到崇善鎮了,並且準備明日一早再去一趟當地民政局查找下資料,看看是否有當時掩護白河村村民撤退的路線記載,這樣一來摸著路線也可以找過去。”
“看來我這通電話來得還挺及時。”林鴻雁語氣故作輕鬆道。
劉曉兵也故作輕鬆地說:“可不,有了你這通電話,我至少可以確定李生元的妻子和孩子不在上南河之前,即便要落腳也是在上南河和延吉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