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老爺子說完這句之後,又趕緊補充道:“我隻是這麼一想,你們若不管這個,我也不會強求的,就是……就是……”
老人家窘迫地想解釋。
陳四平看著劉曉兵。
劉曉兵鄭重點頭。
“可以!”
喬老爺子語無倫次的話語猛地一停,繼而驚喜地看向劉曉兵。
“真的?”他還有點不敢相信。
劉曉兵點頭:“是真的,我也幫烈士家屬尋找過烈士線索,辦過追封烈士的事,也明白證據不足對於烈士家屬來說是多無奈的一件事,所以我願意幫您。”
最主要的是,戰爭殘酷。
那些為了保衛家園而犧牲的烈士,每一個都不應該寂寂無名。
喬老爺子頓時熱淚盈眶。
“給你們添麻煩了啊,但是不能讓你們白幫忙,我、我可以出錢的。”
“不用。”劉曉兵拒絕。
“您隻需要將您父親的資料和您這邊所知道的情況都整理一下告訴我就行,其餘的我們來辦。”
喬老爺子連連點頭,轉身朝著大立櫃走去。
“我也搜集了不少我父親參軍犧牲的證據,隻是一直沒能找到我父親的確切死亡地址和遺骨,這事才一直沒成。”
喬老爺子說著,從立櫃裏珍而重之地掏出一個包裹交給劉曉兵。
“這裏就是我所找到的全部信息了。”
劉曉兵打開查看,裏麵的東西不多,最上麵的是一封信,打開來看,是同鄉戰友報信的信,信似乎寫得很倉促,上麵說他和喬老爺子的父親喬剛一起參軍抗日,結果剛和抗日部隊集合就打仗了,喬剛上戰場便犧牲了,他們也是節節敗退,所以一直到喬剛犧牲後一個多月,他才有機會給喬剛的家裏人寫這封信。
信的前半段說的是這個,信的後半段基本都是安撫的話。
讓他們家裏人不要太傷心,國家有難,他們這些男人早都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
信的最後還說,喬剛臨去之前有話留下,說他媳婦若是能遇見個好人的話,便改嫁吧,不必一輩子為他守寡,就是肚子裏的孩子,若覺得拖累,也可以不留下。
劉曉兵看得眼眶發紅。
這是個真男人。
為國家可以犧牲,為自己的妻子,也做了最好的打算。
劉曉兵心情沉重地收起信件,又往下找,下麵是他父親穿過的衣服,再往下,壓著一張征兵入伍通知書。
“這東西怎麼會在這?”
劉曉兵看著入伍通知書驚訝不已。
按理來說,入伍的新兵是該拿著這東西去部隊報道的,難道說喬剛當時並沒有拿著這張通知書走?
喬老爺子輕歎一聲解釋道:“當時情況緊急,下午來的通知書,晚上就走了,我母親當時忙著給我父親收拾行李,就將這通知書給壓在了炕席底下,等我父親都走了兩天了,我母親才想起這個,她趕緊拿著去找村幹部,村幹部說應該沒事,現在重要的是抗日戰爭,不會因為這張通知書就影響的父親入伍的,大不了再開一張就是,所以我母親就將這個留下了。”
那問題可能就出在這張入伍通知書上了。
喬剛戰友的信中也說了,當時他們剛一和部隊集合就打仗了。
估摸著是沒時間給喬剛補上一張入伍通知了。
沒拿入伍通知報道,沒有歸檔,所以證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