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市場化運作的國家工程(1 / 2)

第944章 市場化運作的國家工程

這段影像所展現的景象是如此的朝前,近乎似是美國人拍得好萊塢科幻大片一般,如果不是一直以來銀河實業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展現在世人麵前,如果不是劉士卿長期以來積累下來的人氣,使得與會諸人對劉士卿和銀河實業多少都有些盲目的信心,說不定這段全息影像還沒有播放完畢,說不定早就有受邀而來的客人拂袖而去了。

不過即便是人們對劉士卿多少都有些信心,可是在這段全息影像播放完畢之後,會場之內頓時響起了一片嗡嗡聲,人們都在議論著圍海造田以及水下都市工程,其是否就真的想全息影像描述的這樣,前途一片光明,即便是退一步講,整個工程的前途真的是一片光明,那麼從現在出發,究竟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才能夠抵達這個所謂的光明彼岸。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劉士卿走到了主席台上,站在話筒旁,麵帶微笑,“各位朋友,歡迎大家出席全球第一個圍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開工儀式,今天來的各位都是我劉士卿的朋友,場麵話我就不說了。我先請我二爺爺上台,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整個工程的構想。請大家鼓掌歡迎。”

眾所周知,劉士卿隻有一個親爺爺,劉豐樂老人,國內知名的中醫專家。眾人都很奇怪,劉士卿什麼時候又冒出個二爺爺來?

當眾人一起四下裏張望的時候,郭仕達站了起來,朝著四方揮了揮手,隨後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講台。眾人一看是郭仕達,頓時恍然。郭仕達是郭倩蓉的二爺爺,不就是劉士卿的二爺爺嗎?

自從劉士卿提出要搞海水淡化西輸工程,老郭家以郭仕達為首的多名家庭成員,辭掉了原來的工作,跑到銀河實業上班去了。

郭仕達可是工程院院士,國內知名的機械製造方麵的專家,再加上郭家在國內科技界所擁有的影響力,陸陸續續又有幾名院士跳槽到了銀河實業。

國內相關體製不健全,另外地方各級政府、教學科研機構等等為了能夠吸引到院士,往往會提供各種各樣的好處,一股腦的塞給院士,以至於隻要被評選為院士,隻要願意逐利,那麼在法律政策允許的範圍之內,馬上就可以變成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不過很多院士還是願意搞研究的,經濟利益不是他們首先考慮的目標,一個良好的科研氛圍才是他們追逐的目標。

銀河實業資金雄厚,別說是在國內了,就算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見的。銀河實業是全世界知名的高新技術企業,多項科技雄踞世界之巔,這一點,更是國內的企業乃至學術科研機構沒有辦法比擬的。再加上銀河實業的董事長劉士卿對科研隊伍曆來重視,為公司內各個科研人員提供的待遇曆來都非常豐厚,是國內最善待科研人員的企業之一……

諸多的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銀河實業成為最吸引科研人員的民營企業,尤其是那些在社會上忙碌了很多年,飽嚐科研辛酸的中青年科研人員,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把銀河實業視為科研聖地。在口口相傳下,紛紛丟掉原來的工作,跳槽到銀河實業。

目前,劉士卿構想中的銀河科學院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雛形,其中有四五位具有兩院院士頭銜,另外還有大量的具有高級研究員、研究員、副研究員職稱的科研人員,他們共同構成了銀河實業一個比較雄厚的科研隊伍。劉士卿交給各個子公司的資料,之所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劉士卿已經責成丁崇祥掛帥,負責籌建銀河科學院,其他的問題都好辦,唯獨院長一職由誰來負責,至今還沒有決斷。

國內科研機構向來有科研人員做領導的先例,就像華夏科學院的院長盧永祥,他是國內有名的液壓氣動方麵的專家,不過他早在從德國進修,獲得博士頭銜之後,就被委任為某高校下屬的一個研究所的副所長,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沒有跟行政工作脫離過關係。

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外行人領導內行人局麵的產生,但是讓內行人領導內行人,特別是像盧永祥這樣的專家,來做行政工作,必將導致另外一個局麵,其主要精力被行政工作牽製,而無法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在相關領域作出深入的研究。

這個問題在銀河實業內部討論了很久,至今都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劉士卿現在也沒有一個準主意,始終在是否選用內行人這個問題上,左右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