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就得泡湯
企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都麵臨著如何拓展企業發展道路,保持企業盈利能力,使得企業可以健康發展下去的需要。很多企業都選擇了跨行業、跨領域發展,就像銀河實業,經營範圍涉及到了數十個領域,再比如華糧集團,他雖然是******國資委獨資的國有企業,但是華糧集團除了設計跟糧油、酒類等跟食品相關的領域外,還涉及房地產、旅遊業、零售業、包裝業等多個領域。跨行業、多領域發展,通常也是公司能夠更好的適應市場需要而做出的決定。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願意跨行業、多領域發展的,有些企業更願意專注於某一個比較集中的領域,就像雀巢公司,其由亨利?內斯特萊(Henri Nestle)於1867年創建,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如今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食品製造商。
雀巢公司的主要經營範圍還是奶粉、咖啡、軟飲料、麥片、冰淇淋等,幾乎每一項業務都是在食品領域內打轉。不可否認,雀巢之所以能夠做的這麼成功,跟他們專注於某一個領域,有很大的原因。
雀巢公司成立一百多年來,幾乎沒有爆發過什麼醜聞,在全球消費者中享有著比較高的信譽和聲望,他也是銀河互助共促會中,少有的外籍會員單位。當初提出邀請雀巢公司加入的,不是劉士卿,而是厲嘉實主動聯係的雀巢公司。對方在接到邀請之後,幾乎沒有怎麼考慮,就爽快的答應了。
雀巢公司早年是做奶粉生意的,自公司成立後的六十多年時間裏,“雀巢”這個詞是跟“咖啡”不沾邊的,一直到了1930年,當時擁有大量咖啡園的巴西,咖啡大豐收,咖啡農們收獲的大量的咖啡豆卻賣不出去,變不了現。當時巴西政府主動和雀巢公司接觸,希望雀巢公司能夠幫忙想一個解決的辦法。
雀巢公司組織了大量的技術人員,投入了不少的資金,經過長達七年時間的研究,最後成功的研製出了雀巢速溶咖啡。如今,根據統計,平均每秒有近三千二百杯雀巢咖啡被飲用。
雀巢咖啡在全球的消費市場占據有非常大的份額,說它是全球第一大品牌咖啡,絲毫不為過。不過雀巢咖啡卻麵臨著一個窘境,就是始終在高端咖啡市場站不穩腳。其實別說是雀巢咖啡了,就算是其他的咖啡品牌,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咖啡品種做出支撐,無法取得咖啡愛好者的認可,都是沒有辦法將咖啡賣上高價的。
這麼多年來,雀巢公司一直在嚐試著在全世界,尋找合適的地點,培養高端的咖啡品種,他們在這方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卻始終不太符合公司董事會的期望值。
雀巢公司在得知銀河實業在海南島搞出來麝香貓咖啡之後,馬上就意識到這是一個急需擴大雀巢公司影響力的機會。於是便利用自己身為銀河互助共促會會員單位的便利條件,找到了劉士卿,希望能夠跟銀河實業在這方麵展開合作。
雀巢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彼得?布拉貝克親自從瑞士飛到了燕京,準備跟劉士卿麵談,當他帶著手下趕到燕京的銀河實業高新技術實驗園園區門口的時候,正好碰到華糧集團的董事長寧瀾傑從門房旁的庫房中推出雙輪自平衡電動車。
彼得?布拉貝克跟寧瀾傑是老熟人了,兩人都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食品製造商的負責人,彼此之間曾經多次會過麵,在銀河互助共促會成立之後,雙方之間的聯係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
“寧先生,沒想到在這裏見到你。”彼得?布拉貝克興奮地跟寧瀾傑打招呼道,“你是來找劉先生的吧?正好我要找他談點事情,等會兒還希望你能夠幫襯著點,幫我說說好話。”
寧瀾傑一見是彼得?布拉貝克,心裏麵就咯噔一下,他不用猜就知道彼得?布拉貝克為什麼會出現自這裏,沒辦法誰讓人們已經潛意識的把咖啡和“雀巢”畫了等號了。寧瀾傑自己是不會有這種想法的,但是這種畫等號的行為,在全球很多消費者心目中是成立的。
寧瀾傑這次來也是得到了信,他得到消息的時間甚至要早於一般人,畢竟華糧集團做為國內最大的食品製造商,又是國字頭的,在獲取消息的便利性上要超過一般的企業,不過不巧的是寧瀾傑這兩天在國外出差,得到消息後,緊趕慢趕,還是耽誤了不少時間。他這幾天一直在遙控指揮著國內,還跟劉士卿打過好幾回電話,從國外出差回來,馬上就往劉士卿這裏趕,希望能夠盡快敲定麝香貓咖啡的事情,沒想到碰到了彼得?布拉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