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被賣(2 / 3)

“這事我已請示過娘的,娘並不反對。”洪家大爺笑著說道,煙杆子在桌子腳敲了敲,落下不少的黑色煙灰來。

關氏低著頭,眼裏精光閃動,娘隻怕是非常讚成吧,不過換做是她,她也會這麼做,一個需要買媳婦的人家,怎麼都比明媒正娶的讓人瞧不上眼,二爺那一房,又不是窮得揭不開鍋了,這下隻怕那二弟妹吳氏有得氣了。

想到接下去村裏那些婦人的閑話,關氏想著要不要去添上幾把火,給吳氏添堵添堵去。

都老夫老妻的了,洪家大爺也明白這關氏的想法,隨即開口道:“這事,你就不要多嘴了,看著吧,二房隻怕鬧著分家呢。”

想到當年的事,洪家大爺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冷笑,要不是浩安早年曾救過浩正,性子也是好的,否則就不隻是買個媳婦這麼簡單了。洪家大房與二房不合的事,這在整個和平村那差不多是人盡皆知了,隻不過這時間長了,幾乎沒人再去說嘴罷了。

但這卻不代表他們都忘記了,有機會,還是要給二房給使個小絆子,否則以大房這些年的能力,拉拔下二房也是可行的,也不至於二房一直苦哈哈地住著泥胚草房子直到浩安出事那年才蓋了泥磚瓦房。

“這事我知了,保證不插手。”既然當家的這麼說了,也是有他的道理在,她看熱鬧就是了,能讓吳氏不好過,娘心裏的鬱氣也該散了些。

第二日,洪家大爺起身,穿戴好衣裳,帶著大兒子洪浩行,先去了裏正家,而後昨日商量好的牙婆粱婆子則帶著那姑娘,大清早地從鎮上趕著騾車過來。

那早起幹活的村人,見了陌生人進村,還是往裏正家去的,心裏不由好奇得緊,有那忍不住的,就差了自家孩子去裏正家裏玩,順便打聽打聽消息。

對於村裏的富戶之一,尤其其中來者之一還是舉人,未來很可能是進士的洪家兩父子,裏正甚是恭謹地將兩人請進了屋,昨日洪家大爺是提前打招呼過的了,對於將奴籍改成良籍的事,他當裏正這些年來還是第一次辦,心裏也是沒底。

不過洪家大爺早已經將那流程都打聽了一遍,鎮裏縣裏的關係都打通了,他隻要過去將這籍貫給入了就成了,完後還有一筆的辛苦費,也不虧,至於洪家二房家裏的反應,誰管呢?想著這些,對洪家兩父子,裏正的臉上的笑容綻開得愈開。

這時,粱婆子帶著那姑娘過來,從麵上看,是個溫和的,裏正看著也覺得甚好,就讓自家婆娘帶著人下去重新梳洗下,等過了正午就由她領著村中幾個比較有名聲的婦人送過去洪家二爺家,也算是全了麵子。

這廂,結算了銀子,給了身契,粱婆子微歎了口氣這才坐著騾車離開,雖說從北地買來時沒花到五兩銀子,賣了八兩,扣去路上花費,她也賺得不少,隻是心裏有些感慨。

送走粱婆子不久,裏正也趕著自家的騾子,帶著小孫子進鎮了。有那明眼人,認出剛才來的粱婆子,見走的時候留下了姑娘,心裏的八卦之心頓時熊熊燃燒起來,一時間各種猜測,卻沒人猜到最終的結果。

裏正媳婦崔氏,領著兩個兒媳婦,帶著這買來的姑娘下去梳洗了,說實話,她們心裏都是挺好奇的,不過說話卻小心翼翼,不敢太過頭。

“姑娘名字叫什麼呢,以前家住哪呢?”崔氏給蒲黃梳著那頭略有些焦黃的頭發,嘴裏輕聲地問道。

蒲黃聽聞這話,不由頓了頓,精神力仔細地打量著這三人,尤其是三人的細微表情,俱無一絲鄙視在裏頭。良久才開口,口音與崔氏等人帶著濃濃地方口音的官話不同,更純正,“我叫蒲黃,以前家在北地,一個叫粱縣的小地方。”

崔氏的大媳婦蕭氏這時拿了幾身舊衣服過來,聽聞這話,不由笑道:“喲,娘,您聽聽這姑娘一口好聽的官話,可見那小地方也是個好地方呢,姑娘再好好養養,也是個水靈的美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