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官府在春節都是要開放關撲,而且允許官員夜宿妓館,所以民間更是猖獗。但由於田府小郎君在晉熙禁色、禁賭,所以在天元集都是看不到這些醃臢事情的,但卻是讓戲院、酒館這些剩下的娛樂場所爆滿,這也使得晉熙地區的文化產業迅速崛起。這其中就包括了孝德村的雕版年畫。
離開天元集,就是朝著孝泉集走。而走過孝泉集,就到了孝德村,羽絨廠就是在這裏了,而且文公連總部就準備設在這裏。田和林準備在這裏建設一個以文化娛樂為發展的方向的產業集鎮。而將天元集、八角井鋪、孝感集這三個官道旁邊的集鎮合並成一個新的晉熙東部城市,謂之旌城。以陸路貿易為發展發現的新城區。在連山集的南部,鴨子河北岸地區建設新的港口,南山碼頭。並且新增三條東西大道聯通官道,分別是貫穿麗棠集、玉泉集、新市集、天元集、老石橋的麗天路,貫穿遵道集、縣城南、孝泉集、天元集、官道的道元路,以及貫穿富新集、什地集、柏隆集、德新集、黃許集的新黃路。新增兩條南北大道,分別是貫穿漢旺堡、輕鋼廠、遵道集、麗棠集、重鋼廠的漢鋼路,以及南山碼頭、連山集、八角井鋪的井港路。但為了讓這些大路的修建不與原計劃的鋼鐵廠、玻璃廠等新增產業出現矛盾,所以這些計劃已最遠的南山碼頭開始,逐步擴大。(如果田和林知道他這個規劃的結果,估計他是萬萬不會這樣弄的)
官道,分為州級、縣級。州級就是州府與州府連接的,由官府修建的大道,一般設計是4丈,12.8米,但由於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一般也就是三丈左右,就是10米,有的甚至隻有兩丈半的。而縣級官道一般設計就是兩丈半,但一般隻有五六米的樣子。但即使如此,因為其作為官方的主要道路,所以道路狀況都是比較好的,即使損壞了,也有人來修繕。比起鄉道這種沒錢修的土路,那是好太多了。而村道則是不存在的。
過了孝德村,又走了一個小時就回到了醉鄉客棧。田和林一下車頗為感慨:這一路都還是平坦的大道,居然也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伸了個懶腰,對趙猛說道“趙叔,你去通知一下連長以上幹部,等會兒開個會。我們得先把手頭上的事情理一理。”趙猛點頭說“好的”說完帶著兩個隊長,駕著馬車朝軍區大院去了。而剩下的六個人則是由田和林帶領著,去軍營了。
來到軍營,首先讓士兵去通知各個廠的負責人。接著才來到白樓內,田和林讓田鼠和小翠將以前的圖紙都拉出來。然後一幅圖一幅圖的看,看看哪些需要補充的。完成一幅,就收起一幅,最後留下一幅晉熙地圖。看著這個地圖,田和林想:要是搞個沙盤,那就更好了。但沙盤怎麼弄呢?
如果隻是晉熙縣的沙盤,那就太小兒科了。沒有多少難度:就隻有一個晉熙城、一個漢旺堡、4座大橋,其他就是山山水水的。所以沙盤一定要往大了搞。但太大又不方便使用。你們覺得這個沙盤該怎麼做呢?
首先,確定比例尺,比如1:1000,那麼圖上一毫米就代表實際的一米。這樣的話圖上1米就代表1千米。而晉熙漢旺堡到南山碼頭,直線距離最長,為57公裏,南北寬35公裏,那麼就需要很大的麵積才能搞定一個晉熙。所以比例尺改成1:10000。這樣就隻有5.7米長,3.5米寬了。如果要用作軍事的話,顯然還是大了,所以再搞一種1:5萬的,這樣就隻有1.14米長,0.5米寬。
製作沙盤的時候,也需要先確定比例尺。如果是民用,那麼可以做成1:1萬的。但第一次做,當然不需要太大,所以就先做1:5萬的。這樣的話一個縣也就在1個平方左右,那就可以將整個蜀都府路、利州路、夔州路、梓州路(巴蜀盆地、重慶及漢中地區)。這一地區,東西長600公裏,南北寬550公裏,采用1:5萬比例尺製作,那麼沙盤長為12米,寬度11米。我們的目的是使用沙盤,所以不可能踩在沙盤中央去,那麼製作的時候就需要一塊一塊的製作,比如1平方米這樣的正方形塊。將拆分塊做好後,就將其放置到移動桌上,並在這裏進行加固。當然對於簡單的地形,就直接可以在移動桌上製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