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決定華夏曆史走向的重大決策(1 / 3)

九月初八。

散朝後。

文華殿。

“五弟急著見朕,是有何要緊的事?”

朱棣扶著周王朱橚坐下後,順勢坐在了朱橚的邊上,關切的問道。

朱橚恭聲道:“四哥,臣弟不敢違背太祖皇帝的遺命,也不是不願去海外建國。臣弟求四哥,再寬限臣弟幾年,讓臣弟把《救荒本草》編著完成。”

“你去年率人編著完成的《普濟方》,通政司至今已經刊印發行了近百萬冊,深得民間百姓與醫者的推崇,活人無數啊!”

朱棣想起這事,不禁感歎道。

青年時期的朱橚對醫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認為醫藥可以救死扶傷,延年益壽。

就藩開封不久,朱橚組織學者編撰《保生餘錄》方書兩卷,隨後開始組織人手編著方劑學巨著《普劑方》。

在洪武二十三年,朱橚被流放到雲南期間,對民間疾苦了解增多。

他看到當地百姓生活環境惡劣,患病者甚多,缺醫少藥的情況非常嚴重,於是便組織當地良醫李佰等人編寫了方便實用,有家傳應效的《袖珍方》一書。

朱橚深知編著方書和救荒著作對於百姓的重要意義和迫切性,在次年年底回到開封不久後,就組織了一批學有專長的學者,如劉醇、滕碩、李恒、瞿佑等作為編書骨幹, 並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畫工和其他方麵的輔助人員,組成一個編書集體。

這些人大量收集各種圖書資料, 打下了“開封周邸圖書甲他藩”的堅實基礎。

朱橚又設立了專門的植物園, 種植從民間調查得知的各種野生可食植物, 進行觀察實驗。

盡管他在朱棣繼位後,一直居住在京師, 但他從未間斷有關方劑學和救荒植物的研究工作。

去年,由朱橚親自訂定,滕碩和劉醇協助編寫的《普劑方》編成。

《普濟方》是被認為“采摭繁富, 編次詳析,自古經方更無賅備於是者”的巨著。

全書共一百六十卷,其中有方脈總論、運氣、髒腑、身形、諸疾、婦入、嬰兒、針灸、本草共一百餘門,計一千九六十論, 兩千一百七十五類,六萬一千七百多個藥方,兩百三十九張圖。

對於所述病症均有論有方, 保存了大量明代以前失散的文獻, 為後代學者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

曆史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引用其中的方劑就特別多。

當然,該書也存有不少重複抵牾的地方。

“還有前年, 太子奏請朕刊印發行的《袖珍方》, 也是出自你手。就連太醫院院使戴思恭, 都說此書乃是救死扶傷之寶典。”

朱棣頓了頓,又接著感慨道。

《袖珍方》全書四卷,三千多方, 其中有些還是周府自製的。

這部著作編著嚴謹,因疾授方,對方以授藥, 並總結了曆代醫家用方經驗,條方類別, 詳切明備,便於應用。

曆史上,《袖珍方》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餘次,可見受醫家重視的程度。

它的發行, 對華夏西南邊陲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朱棣身為大明皇帝, 當然重視提升大明整體的醫療水平, 周王朱橚編著的各種醫學著作, 對大明醫藥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五弟,你已經編著了許多醫書,為何還要執著於編寫《救荒本草》?”

朱棣忽然問道。

“四哥是知道的,自古各朝各代,大體上賦稅繁重,災害頻繁,生民很苦,常用草根樹皮果腹。”

朱橚麵露疾苦之色道:“前元壓迫我漢民極其嚴重,到本朝初年,戰亂剛停時,民間尚未得到休養生息,生活更苦,吃糠咽菜成為常事。”

“生民在長期食用野生植物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故而臣弟想要編著《救荒本草》,對這些野生植物加以鑒別和分類總結,為我大明治下生民救荒所用。”

“植物”、“動物”這兩個詞古已有之。

《周禮·地官·大司徒》:“一日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物,其民毛而方。”

漢代張衡《西京賦》:“植物斯生,動物斯止。”

因此,朱棣當然明白朱橚在說什麼。

華夏自古藥食同源,曆代本草學的發展,對野生植物的認識和利用提供了許多有用的資料和方法。

朱橚和他召集的醫藥學者們,正是以這些知識為基礎,著手進行《救荒本草》的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