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老者(1 / 2)

原始森林的美好夜色,正配得上一整夜冥思。

當百鳥用繁亂的歡叫聲迎來晨曦,8個鬼魂圍在院壩分享昨夜的思想成果。

蒙悅悅的成果是:想讓目標物體移動,就要對它施力。

因而問題關鍵不是目標本身,而是周圍環境對目標物體產生作用,比如利用周圍空氣中的粒子。

朱江生的成果是:讓目標物體移動,不一定要對它施力。

世間萬物,無不承受各種力的平衡牽製,萬有引力、摩擦力、壓力等等,如果消除一個或幾個,打破平衡,自然就會移動。

鍾於友與關潔的成果相似:目標物體移動,也可以是其周圍環境發生了“相對移動”。

想把茶幾上的蘋果移到沙發,可以扭曲時空,讓沙發“重疊到”茶幾位置,當蘋果妥妥放在沙發上,再讓時空恢複原狀,蘋果就移動到沙發了!

王秋葉的成果是:目標物體移動,不一定是“被動”,也可以是它“主動”。

意識是萬物基礎。

滴水穿石、玉石俱粉、窮則思變、趨利避害、補虧損盈等等規律,並非是在無機到有機、有機到生命、低等到高等的進化過程“無中生有”。

實則是由無機元素最基本的規則集成演化而來,就像計算機程序都源自二進製代碼。

如果可以實現與物體的意識溝通,或許可以讓物體“自願”移動。

陸宇飛與郭一貝的成果相近:在二維空間的一個人和一隻蘋果,當那人伸出去的手卻“繞道”第三維去拿了那隻蘋果,這在二維世界看來,就像是“意念移物”。

陳誌強的成果是:吃蘋果,不一定非要吃那隻蘋果本身,也可以吃它的映射。

在物體原位和目標位置之間建立信號傳輸,將物體的構成信息映射到目標位置,並通過消耗物體本身的能量在目標位置複製該物體,當新的物體複製完成,原物體因消耗而消失,看起來的效果就像是“意念移物”。

分享冥思後,大家麵麵相覷,都有同感:到陰間後,思考的內容、方式、深度與在陽間有巨大變化!

在內容上,不再思考吃飯、情欲那些過往認為極有趣的俗事,卻更喜歡思考世界本質、意識進化等枯燥命題。

在方式上,不用擔心知識貯備和思辨能力,隻須入定冥思,至於查詢知識庫、推演定律等基礎工作仿佛有人代勞,一旦試圖去論證某項猜測,論證結果就會立即自動呈現。

在深度上,陽間還在嚐試理解量子,陰間已經能夠在臆子層麵進行實操。

思維的活躍度,也不受年齡影響,85歲的關潔、22歲的陸宇飛、5歲的蒙悅悅,都是一樣。

原本顯著的學識差距,更是隨著陽世生命的逝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定律、法則全都無師自通、與鬼俱來。

“宇飛哥哥,我聰不聰明呀?”蒙悅悅粘著陸宇飛問。

陸宇飛看她可愛的樣子,心想還好,陰陽間智商迥異,情商還是延續了下來。

很明顯,從廣義的意念移物來講,上述任何一種方法行得通,都可以達到意念移物的目的。

怎麼練?

大家決定先分頭練習3天,再聚商。

於是散去,各找心儀地方去冥思與演練。

陸宇飛沿一條小溪逆流而上。

小溪極清,乃至於河道裏明明裝滿了水,卻隻見河道不見水!

水至清則無魚!

怎知剛聯想到這句話,就見前方,有一垂釣老者。

原始森林,哪來的釣者?

湊近一看,疑惑更深。

老者的魚竿上根本就沒有魚線!

當年薑太公釣魚,雖說沒鉤,線還有的。

這比薑老頭還狠?

一定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