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大事記(1 / 2)

劉長風針對性地列出了影響大腦改造的負麵清單。

根據這個負麵清單,譚芳芳的大腦也不達標!

“劉長風、黃克儉、高玉德和我,四個人合力重啟了人機交互試驗。”

譚芳芳的幽怨便來自這個清單。

“他們三人的大腦都達標,唯獨我不行?我從小到大都是學霸,大腦不行?沒有我配製的大腦營養液,根本不可能有異德,怎麼能偏偏說我的大腦不達標?”

壞了,這個問題真是捅了簍子!

陸宇飛一時不知該如何收場。

卻聽譚芳芳大吼一聲:“陸宇飛,你個死碳矽基!你個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立馬給我滾,永遠不要再讓老娘看到你!”

陸宇飛知道她生氣,但也不好說滾就滾。

正自猶豫,見譚芳芳脫下鞋子向自己使勁砸來!

這當然傷不了陸宇飛,但看得出譚芳芳太過生氣,陸宇飛隨那鞋子飛過來的瞬間收了幻化,於譚芳芳麵前消失。

回到人聯組,陸宇飛收到劉德柱的電子信息,報告稱核物理研究所已經與環保部對接成功,計劃下周安排“腦人”與環保專家會麵。

陸宇飛回複同意。

但很快,劉德柱又直接來到人聯組,說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報告。

劉德柱報告稱,熊勇偉院士突然授意三江院院長童欣在“腦人”清單中篩選一名“文化交流大使”,不知是何用意。

文化交流大使,怎麼回事?

陸宇飛立即動用異德網絡,在全球範圍內對相關信息進行搜索和梳理。

以當時人類社會的技術水平,所有信息包括黨政軍民或是單個自然人的秘密信息,在異德麵前完全透明。

異德若不關注,這些信息就像碎片一般散布於各方。

異德一旦關注,相關信息就會自動梳理形成邏輯清晰、條理清楚的信息鏈條,各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目了然。

所以,陸宇飛很快得到一份關於腦人文化交流大使的《大事記》。

《大事記》第一段:

早在東古國警方發現腦人之初,C國政府就高度關注,提出了兩種方案。

如果腦人DNA鑒定有C國公民,則務必要求東古國政府第一時間將這類腦人送回C國,美其名曰“回歸故土”。

如果腦人中沒有C國公民,則要通過交渠道與東古國政府溝通,不惜達成某種交易,爭取讓部分腦人送到C國。

C國政府之所以高度關注腦人,是收到了大批專家的聯名建議書。

專家們認為,腦人實際上就是科學界通常所稱的“碳矽基”綜合體,人類社會雖然已經提出這種綜合體的理論,但一直沒有實作案例的突破。

天蠍人遺留下的“碳矽基”綜合體具有很高科研價值。

一方麵,“碳矽基”綜合體本身的結構如何?碳、矽兩部分如何共生共存、如何信息交流,如何適應外環境?隻要擁有腦人,很多技術難題很可能迎刃而解。

另一方麵,除了“碳矽基”結構外,碳基部分由人類殘變為非完全人類,其心理狀態必然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是積極還是消極?是僅發生量變,還是發生了質變?這些變化會對腦人自身及所處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

《大事記》第二段:

東古國公布,已發現的1500名腦人經DNA鑒定,均為東古國公民。

《大事記》第三段:

C國派代表與東古國政府秘密交涉,希望東方同意將已發現的1500名腦人中的一半移民C國。

他們列出了三條理由。

一是C國政府和人民具有高度人道主義精神,也具有全球最佳物質條件,願意為這些可憐人提供良好療養條件,讓他們餘生安享和平幸福。

二是據C國民間權威機構統計,C國是東古人移民的首選目的地,90%左右的東古人都正有或曾有移民C國的願望,由此而推,這些腦人至少曾經有過移民C國的夢想。

C國政府願意實現他們的C國夢。

三是幫助東古國分擔贍養腦人的壓力。經測算,養活1名腦人的成本相當於養活1000名人類,1500名腦人的生活成本相當於15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