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市江巫縣,異德磨刀嶺行宮,盡管譚芳芳已經不在這裏,卻並沒有廢棄。
長老會授意高玉德帶領馮適和陸宇飛連夜將七星戰隊六名特異戰俘的首級及軀體轉移至磨刀嶺行宮,在這裏緊急建立特異人類研究中心。
對特異戰俘的調查研究並不像開始想像的那樣簡單和順利。
從俘獲以來,異德對特異戰俘的調查審訊主要是想通過奪誌來實現,因為奪誌能夠獲得的信息將是最直接和最全麵的。
盡管異德能夠順利進入特異戰俘的意識車廂裏,但卻無法有效而係統地讀取戰俘們的意識映射,更是難以替換其意識映射。
“這些特異戰士天生具有超強的意念能力,其‘意識護法’的守護能力很強。”
在兆神殿,高玉德召集馮適、陸宇飛和科技部、社會部的一幹攻堅小組成員交換意見:“看來,想僅僅通過奪誌,我們無法取得實質進展。”
馮適在兆神殿偌大的空間裏投影出六名特異戰俘的意識車廂虛擬圖像,其中,位於正上方的九條皮帶車廂十分地顯眼。
“原以為,除了具有九條皮帶的卿一唯以外,其他五名戰俘的意識車廂會比較容易被破解,卻不料他們的意識車廂看似與普通人一樣,但他們的意識映射信息集成度極高,不替換下來僅僅在輸送皮帶上直接讀取很難獲得準確信息,而他們抵抗奪誌時十分頑強,對其實施的奪誌成功率極低。”
馮適向高玉德彙報工作進展情況:“我跟宇飛法官和科技部的意見是,強攻式的奪誌審訊已經被證明無效,必須考慮迂回誘訊模式。”
“誘訊?”高玉德一聽,有些興趣,道:“說說看吧。”
馮適介紹:誘訊模式,顧名思義就是使用誘導的方式獲取奪誌審訊無法獲取的信息。
但是,考慮到特異戰士的意誌能力十分強大,要對其實施引誘或誤導,讓他們落入圈套非常困難,通過真人引誘或是通過一般虛擬技術引誘都難以奏效。
因此,馮適合考慮借用腦頂係異德網絡的泛海模式,通過人類活體人機交互建立準泛海局域網絡。
之所以稱之“準泛海網絡”,是因為以人類活體進行的人機交互,人類活體無法同時承擔泛海中的信息源和能量源功能,隻能扮演泛海之中信息源,無法扮演能量源。
之所以稱之為“局域網絡”,正是因為無法承擔能量源角色,人類活體不能全麵接入並暴露於泛海網絡,隻能由專門的異德工作組在泛海網絡中開辟出一小片水域,類似於在大海邊的淺水水域單獨圍堰造湖,隻容許一個可控的小口與大海聯通,這圍堰湖既屬於海,但又不同於真正的海,否則,一旦被泛海中的異德作為能量源,人類活體的生命安全將會受到威脅,同時,人類活體也會發現泛海網絡的虛擬性,從而加強防範意識。
“高!”
高玉德十分讚同馮適的計劃。
“馮適法官一百多萬年前創設的泛海網絡理論,被腦頂係付諸實踐後,原本隻當作是腦頂係對抗主流社會山海模式的工具,想不到用於誘訊特異戰士倒是十分理想。泛海模式裏的任意一點都既是信息的分享者又是供給者,而無論這些信息是否是由供給者自已生成。人類活體接入其中,極易陷入對自己身份與所處環境的辨識困境,一旦混淆信息,就可能忘記自己意識處於虛擬世界,這時,如果再假扮相應身份的虛擬人類與其接觸,就可以套取大量有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