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鴻德真人的對麵,羽旭玄淡笑搖頭道:“離塵近年雖是風波不斷,可其實實力折損不劇。無論是太平道也好,乾天宗也罷,都沒能動搖離塵宗根基。反而是將東泉宮覆滅,使移山宗收縮,隻能固守山門。東南這數百餘國,已有六成歸了離塵所有。如今的實力,已是更勝千年之前。一個玄策,一個節法,兩代人傳承千年,就使離塵再次回複極盛。”
“也是這東南之地,這些年來越來越繁華之故。都說天下間氣運,已有一成歸藏玄南岸!”
在羽旭玄的身側,羽雲琴也搖頭評價著,眼中帶著羨嫉之色。這東南之地,如今不但是人口大增,那些地脈靈地也被一一開拓整理,不斷的從妖獸手中搶奪過來,靈田增加,礦脈發掘。所以東南之地,產生的金丹修士,也越來越多。
那中原雖是地大物博,然而若論到潛力,遠遠不及東南。也正因天下諸宗勢力,已經注意道南方之地,已經漸漸複蘇,有趕超中原之勢。才有了如今,離塵宗曆次大變。
千年之前,離塵能在陷空島大劫之後,依然守住山門與陷空島不失。與其說是離塵宗與赤陰城的力量使人顧忌,倒不如說北麵勢力,互相牽製幹擾,反而無法下手的緣故。
昔年的蠻荒之地,已經成了各大宗門眼中的肥肉。
“父親,其實雲琴早就有疑問,赤陰城這些年孜孜不懈,謀求北進中原,到底是對是錯?”
百萬年前離寒天宮時代,西川之地也是極盛。以一地之力,壓製著整個天一修界。在離寒天宮毀滅之後,巨大的災劫,使附近生靈死傷無數。這西川之地,才重歸蠻荒。
自赤陰城往南,還有大片的沃土,大量的靈地,可以開發出來。西川近千餘國,形勢卻比之天一東南還要更為混亂。大小宗門數百,修行世家數千。
在羽雲琴眼裏看來,向南方開拓,遠比往北的代價更低。
“雲琴你還真以為我宗前輩這些年,是真為謀求複入中原?”
見對麵羽旭玄的臉上,微透無奈之色,鴻德真人的麵上,也現出了些許笑意,代羽旭玄解釋道:“我赤陰城早年將宗門本山遷徙至現在的赤陰島,與其說是被三聖宗逼迫,倒不如說是主動為之。這西川之富,足可為宗門萬世基業。然則赤陰與離塵不同,我宗的實力,常年隻在三聖宗門之下,不但一直為三宗所忌,便是大靈國那些個曆代帝皇,也不願見第四個聖宗出現。而覬覦西川之地者,更不知凡幾。昔年赤陰城形勢之險惡,更勝如今的離塵宗。我赤陰城也終究是外來者,受本地宗門勢力所忌。之所以北進中原,其實是在以攻代守。唯有將中原攪亂,使那些中原宗派,都無力分心南下,才可守住西川。雲琴你隻需看看我宗前輩,在中原與三聖宗那幾十次交手的戰例,就可知我赤陰城,根本無意在中原站住腳跟,所作所為,倒是與‘攪屎棍’差不了多少。無非是‘平衡’二字,哪一方勢弱,我赤陰城就偏向何方——”
羽雲琴膛目結舌,愕然的看著眼前二人,頗有種不敢置信的迷幻之感,似乎此時自己,是置身夢中。
不過仔細想想,倒是不無道理。赤陰城雖是天下第五的正教,然而還遠遠未到將這一片地域,完全掌控的地步。
一方麵是這些宗派世家的勢力,使人忌憚,一方麵則是北麵三聖宗的幹涉。
西川之地,與北方不同。北地苦寒,地大人稀。所以太平道可以輕易將北方之地,完全掌控。而這西南,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大小國度近千,大小宗門與修士的數量,超過北方數倍,不知多少人在垂涎。赤陰城曆經八千年時光,勢力也隻僅及赤陰城周圍三十萬裏方圓一隅而已。
鴻德接著又繼續道:“旭玄師弟當年與宏真師兄的紛爭,其實並非是是否繼續北上之爭。而是宏真師兄以為,燕氏與三聖宗爭鬥,我赤陰城可趁此時機,專注這西川之地,掃蕩西南諸宗,真正掌握西川之牛耳。然而旭玄師弟卻不以為然,認為燕氏實力太弱。三聖宗另有後手隱藏,一旦中原皇朝覆滅,赤陰城必有滅頂之災。”
“後手?”
羽雲琴柳眉蹙起,疑惑的看著羽旭玄:“父親,不知那三聖宗還有何後手?”
羽旭玄默然不言,鴻德卻是微微一歎:“其實說來也無妨,你遲早也要知道。旭玄是懷疑那三聖宗,很可能已經掌握了與上界聯係之法,甚至打通了太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