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八章 大獲全勝(1 / 3)

遵化城的軍隊,近乎被圍了兩個月,明軍既不出城,也不派援兵,一直孤守,令建虜無可奈何。

但是現在,明軍三路出兵,建虜固然驚疑,卻有大喜。

代善,阿敏等人直奔薊州,要吃掉薊州方向的明朝援兵。

而濟爾哈朗,嶽托則向東,要擊潰來自遷安方向的明軍。

黃台吉坐鎮中軍,要吃掉出城的遵化明軍。

“分兵三路,還真是托大!”

城頭上的王元雅見著建虜剩下這麼點兵力,居然還分兵,不由得冷笑。

李邦華拿著望遠鏡,看著建虜蓄勢待發的兵馬,眼中有絲絲凝重。

認真觀察好一陣子,又轉頭,看向不遠處炮塔上的楊嗣昌。

他看不太清楚,隻看到炮塔上眾多的旗幟,以及筆直如鬆的楊嗣昌。

李邦華不清楚楊嗣昌要做什麼,心裏有點擔心。

王元雅見李邦華看向楊嗣昌,立刻道:“堂官,遵化城事關重大,若是楊嗣昌失敗,可能會牽累整個戰局,朝廷怪罪下來……”

他還沒說完,李邦華就道:“命令已經下了,咱們看著吧。”

王元雅欲言又止,臉上寫滿了憂慮。不過,即便楊嗣昌的一萬人敗了,城裏還有三四萬,又有火炮,遵化城不至於陷落。

這樣想著,王元雅心裏的擔憂稍微少了一點點。

突然間,他聽到颯颯作響的旗幟揮舞的聲音,轉頭看去,就看到楊嗣昌身邊的士兵,在揮動旗幟。

旋即,遵化城北門就打開,一隊隊士兵瘋湧而出,怒聲大吼。

“殺!”

這些是楊嗣昌親自訓練的士兵,一出城,就擺開了陣勢,向著建虜快速推進。

李邦華麵無表情,雙手背後,死死的握在一起。

王元雅頭上第一時間就出現了絲絲冷汗,站立不穩,一隻手居然扶著身旁的大炮。

等明軍出了火炮範圍一定距離,饑渴難耐的建虜迅猛發起衝擊,好像要一鼓作氣解決遵化城一樣。

兩軍交戰,楊嗣昌的軍隊擺好陣勢,硬是扛著騎兵衝鋒,進行廝殺。

城樓上的王元雅,李邦華在望遠鏡,不多久就看到了頹勢,楊嗣昌的軍隊根本擋不住建虜。

不等他們有所反應,忽然間城裏響起鳴金聲,炮塔上的旗幟揮舞聲陣陣作響。

出城的明軍,迅速退了回來。

建虜自然追擊,而遵化城頭的火炮,比以往密集了兩倍,炮聲震耳欲聾,一顆顆炮彈激射而出,打擊在追擊的建虜騎兵。

慘叫不斷,人仰馬翻。

建虜迅速收兵,並沒有繼續追擊。

他們分兵三路,留下的人馬並不多,不可能繼續攻城。

明軍很快就退了進來。

李邦華與王元雅對視一眼,眼神裏都有無奈。

這就是現狀,大明的軍隊,根本沒有與建虜野戰的能力,出城就是送人頭。

兩人觀看了一陣,便準備下城樓。

可剛走到一半,又聽見擂鼓聲,關門的城門,突然打開,城內的士兵再次大吼著衝了出去。

李邦華與王元雅對視一眼,麵露驚色,再次返回城樓上,拿起望遠鏡。

很快,明軍與建虜再次交戰,卻又沒有打多久,一有頹勢就迅速撤了回來。

李邦華與王元雅有些莫名其妙,轉頭看向炮塔上的楊嗣昌。

這位並沒有下來,拿著望遠鏡,在觀察著建虜的一舉一動。

在兩人的注視中,楊嗣昌好像說了什麼,身後的士兵揮動旗幟,戰鼓聲起,另一隊士兵,再次打開門,衝了出去。

如此反複,不過兩個時辰,楊嗣昌就揮動了五六七次旗幟,士兵們與建虜稍一接觸就退回。

建虜不是沒有想過追擊,埋伏,誘敵深入,但楊嗣昌絲毫不給機會,不管優劣,兩軍交接不久,就迅速退了回來。

這種操作,一直到天黑才結束。

建虜無法追擊,無法攻城,隻能看著楊嗣昌撤回所有兵力。

遵化城下上演了滑稽的這一出,濟爾哈朗,嶽托則已經與曹文詔對上了。

曹文詔的先鋒四千人,麵對建虜一萬兩千精銳騎兵,根本沒有撐多久就潰敗。

建虜自然緊追不舍,死死咬住這四千人,想要以此誘出更多明軍。

在遷安西不過七十裏出,銳氣勃發的建虜,剛剛穿過一處山穀,從左右突然衝出無數明軍,怒吼著殺出。

這是一處峽穀,騎兵根本施展不開,但既不如此,建虜並沒有驚慌,在濟爾哈朗,嶽托的帶領下,下馬步戰,與曹文詔埋伏的大軍廝殺在一起。

“殺!”

曹文詔身先士卒,穿著重甲,揮舞大刀,大吼著向前砍殺。

“一顆人頭一兩銀子!”

有千總咆哮,帶著人向前衝殺。

明軍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戰意,沒有退卻,與建虜廝殺在這處峽穀中。

濟爾哈朗,嶽托都知道,建虜現在是在一種絕境,必須要戰勝明軍,否則他們將團滅在這裏。

兩人同樣衝殺在最前麵,吼叫著鼓舞士氣。

兩軍人數差不多,即便明軍設伏,占據了心理,地理上的優勢,戰場上,卻不見分毫優勢,反而處於下風。

但曹文詔絲毫沒有退卻的意思,明知遷安城不會有援兵,仍然與建虜纏鬥在一起。

雙方如同絞肉一般,廝殺在一起,從中午開始,打了近兩個時辰。

濟爾哈朗與嶽托深感震驚,這支明朝軍隊,與他們以往見到的,一觸即潰的明軍完全不同,頑強的可怕。

他們都知道,他們必勝,但哪怕勝了,也是慘勝!

他們的兵馬並不多,損失一點都心疼。

廝殺兩個時辰,已經折損過半,折這是他們不可承受之痛。

一直打到傍晚,最終是在遷安城有明軍援軍出現,濟爾哈朗,嶽托才不得不撤兵。

曹鳴雷趕到的時候,看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一萬五千人,隻剩下了不到三千!

曹文詔更是成了血人,披頭散發,甲胄破爛,拄著刀站在地上,顫巍巍的,隨時都會倒。

看著曹鳴雷,咧嘴一笑,滿嘴都是血。

在另一邊,孫傳庭的一萬五千人,與代善,莽古爾泰的一萬多騎兵同樣在中午時候對上。

但令建虜意外的是,他們並沒有找到薊州出城的明軍,散開偵騎,一直衝到薊州城下,都沒有發現明軍。

“消失了……難道是退回去了?”

蒙古爾泰看著薊州城,一臉的困惑。

代善擰著眉,心裏有不好的預感,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們期待已久的明朝援兵,在他們偵騎眼皮子地下消失不見了。

阿敏看著薊州高大的城頭,尤其是那些青黑色的大炮,咬牙切齒,道:“現在怎麼辦?”

他們吃掉明朝援軍,就能得到補充,現在明軍不見了,他們等於白跑一趟。

代善左思右想,忽然道:“回去!”

蒙古爾泰與阿敏也不是傻子,久經戰陣的兩人,同樣感覺到不對勁,開始調轉馬頭。

晝夜不停,建虜大軍再次趕回遵化城,但剛走到一半,就遇到了明朝軍隊。

隻有三四千人,擺開陣勢,利用山路,雨雪,士林作為依托,阻截建虜軍隊。

哪怕十分疲憊,建虜大軍依舊鋒芒畢露,強行衝殺過去。

三四千人的隊伍,很快就被衝散,但建虜並沒有停留,沒有糾纏,徑直向前奔去。

但不多久,又有三四千人阻攔,迫使建虜不得不進行戰鬥。

在建虜往北的一路上,麵臨了明軍五次的阻擊,疲憊不堪的建虜,不得不停下來,進行休整。

遵化城。

一大清早,遵化城的戰鼓聲再次響起,明軍出城,向著建虜方向推進。

但建虜這一次沒有直接迎上來,建虜大營前兵馬攢動,卻並不是出擊。

明軍同樣沒有如同以往一樣,離城池不遠,反而速度不停,向著建虜大營逼近。

明軍離遵化城越來越遠,如果不是速度夠緩,簡直就是直接進攻建虜大營。

原本似有遲疑的建虜,在估算這股明軍不能再輕鬆縮回去之後,突然間全軍出動,直奔明軍殺來。

明軍已經擺開了陣勢,不再後退,與建虜直接殺做一團。

這是楊嗣昌的軍隊,隻有三四千人,隻是建虜幾個衝鋒,就明顯頹勢,開始不斷的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