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號令之後,中箭的戰馬在狂跳,或者雙蹄失陷,唐軍士卒從馬背上滾落,或者被戰馬掀飛。馬嘶聲響作一片,滿目之內唐軍騎兵一片人仰馬翻,沉悶的墜地聲,撞擊聲響起一片。
一排蓄勢已久的齊射之後,趙軍弓弩手沒有一人觀察戰果,而是低下頭裝填弓弩。
“弓弩手,自由射擊!步兵向前,掩護!”方陣的郎將對左右大吼道。
“諾!”趙軍士卒轟然答允,兩排長矛長長的豎立在外,擺出槍林盾牆的態勢。
麵對於此唐軍騎兵自是不敢衝陣,但是他們也是從馬鞍旁抽出弓箭,用破甲的重箭進行射箭。
咻!咻!
箭矢如飛,趙軍重甲步卒鎧甲上,重盾上頓時被不少箭矢射中,方陣中不時傳來悶哼,中箭的士卒突然身子一軟,從一排人堆裏倒下。趙軍的弓弩手,對於身旁倒下的袍澤,也是無暇看一眼,盡管他們不少人都是用身軀來擋住唐軍騎兵的箭矢,來救下自己的性命。
趙軍以堅定的步兵方陣,頂住了唐軍騎兵的騎射。攻不破步兵方陣,唐軍騎兵猶如誤入險境的群狼,他們隻能在趙軍十個堅壁步陣麵前,暈頭轉向的兜來兜去,每個方陣間隙的空地上,成了唐軍騎兵的墳墓。
在趙軍弓弩手射擊下,唐軍騎兵宛如被割草般被射倒,在戰場上彌漫著令人窒息的血腥味,士卒在大吼著,慘叫著,長矛折斷,馬刀斜插在地,戰旗被無數馬蹄一遍一遍的踏過。
戰馬的屍體更是堆壘在一起,空地上都是人馬的屍體橫握,有些未死的戰馬,扭動著身軀,垂死的士卒,徒勞地在馬蹄踐踏的縫隙中爬行。
屈突通指揮唐軍英勇奮戰,不過勇氣抵不過傷亡。在重大的傷亡前,唐軍騎兵攻擊失敗,唐軍騎兵驚慌失措地潰退下來。
屈突通與親衛死命保護著將旗,來到一旁的空地上。屈突通看到了隨他一起攻陣的其他兩名唐軍大將程咬金和張公瑾都已是沒在陣中,恐怕凶多吉少。而眼下想要重整兵馬,唯有靠他一路人馬了。
屈突通豎起將旗,正要重整人馬,但是在這時候從左翼馬蹄聲大作,一杆羅字大旗出現,原來是趙軍大將羅士信率三千騎兵從背後掩殺而來。
屈突通和他的部下這一刻麵無血色。
此刻在山坡另一麵,長孫無忌對王馬漢所在村落的激戰,也已是進入僵持階段。唐軍五萬人馬圍攻王馬漢的三萬趙軍,整整打了三個時辰,兩方士卒的屍骸都是布滿了村莊內外。
身為大將的長孫無忌,指揮了一日,聲音嘶啞,口唇幹裂,沒有喝過一口水。
長孫無忌盯著戰局,捏著拳頭道:“再給我一點人馬,再給我一萬人,不,哪怕是一千生力軍,我就可以攻破趙軍的左翼。”
說到這裏,長孫無忌轉身問道:“向陛下要求援兵的人回來了沒有?”
長孫無忌話音剛剛落下,一匹塘馬抵達,向長孫無忌道:“將軍,陛下說他手上,沒有多餘的兵力。眼下唯有靠長孫將軍率將士英勇奮戰了。”
長孫無忌聞言,不由重重頓足。
就在片刻之前,在唐軍中軍大營,塘馬不斷出入,遞送著軍情。
房玄齡撿起李世民擲下的馬鞭,遞給李世民問道:“陛下,是派軍增援長孫將軍呢,還是派人馬救出身陷重圍的屈突通呢?”
李世民望向正在激戰中的中軍道:“屈突通已入死地,救之何用,眼下先擊破趙軍左翼,再左右合圍進攻趙國中軍,方是上策!”
杜如晦道:“陛下所言極是,微臣也是如此認為。”
李世民正在傳令,一旁塘馬前來火急火燎地稟告道:“啟稟陛下,在渭水西側,楊都督率軍與趙軍大股騎兵激戰,但是已是支撐不住,趙軍最少有三萬騎兵正在渡河!”
李世民轉過頭去問道:“這騎兵是哪裏來的?”
“應該趙軍王君廓的西路軍,楊都督之前追擊王君廓的柴將軍三萬人馬,被王君廓設計甩脫,眼下他率領十餘萬騎兵已是逼近三原,不用一個時辰,就可以抵達這裏。”
聽聞這消息李世民左右大將,附近士卒臉色刷地一下都是蒼白了,他們之前用盡計謀擊敗的趙國西路軍,眼下不僅兜了回來,而且還在這大戰之際趕來,來抄李世民的後路。
“陛下,長安方向也是局勢不穩,從漢中奇襲子午道的趙軍,剛剛攻下藍田,陳兵長安以南。”
又一則壞消息傳到了唐軍軍營裏,現在戰場上一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