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家居的青磚院落,是這河下小鎮裏一處名為打銅巷的地方,院子外環抱著一條細小的水渠,其寬僅能縱排三兩小船,蜿蜒之間便將小鎮環繞而過,每日鎮上貨貿往來,往往都會走此水道。
每逢佳節,那些花船、蓮燈便在這小河道裏斑斕綻彩,很是熱鬧。水渠若是一路往外延伸,就是那有著官家治理的京杭運河,誰能想到,那前朝煬帝的荒唐,哪怕換了幾輪朝代仍能為這後世小民遺下福澤。
巷弄之間一家家的燈火都逐漸熄了,整個小鎮便枕著這細細水流,進入了又一個安靜的夜。遙遙巷子外不時傳來幾聲狗吠,又或幾隻夜貓遠遠嘶著夜囂,不一會又重歸安寂,隻餘寥寥蛐兒不知在哪微鳴。
隨著時辰漸晚,這秋夜也愈發涼了。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書生披上了厚絨袍衣,一手撐著書案托腮,一手慢慢翻頁細細琢磨,手上書頁的封麵上描著《清淨經》幾個字,持書著手的一邊,還安靜躺著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薄本。這是他從雲岩禪寺離開時,道一和尚為了向書生表達謝意,臨別的贈予,說是得空時若是隨便翻翻,可以稍解閑悶。
書生兩本冊子都粗略翻了翻,一道一佛兩家經冊,這點兒眼力還是有的,若說贈予佛經倒也罷了,可還贈了這道本,這可真是讓書生有些費解。
書桌的筆墨硯台旁邊,疊著自己常讀的幾本經史子集,如今都被冷落在了一邊,摞在一起默默無聲。
卻見那咫尺見方的摞本上麵,趴著一個貓兒般大小的姑娘,一身綠色薄衫,渾身發散著灼灼光華,正躺在那裏呼呼大睡哩!這光芒堪堪將書桌前的小小一隅照得光亮。
小姑娘偶有翻身,細小的胳膊腿兒便驀然間耷拉下來,掛在書本的邊沿,書生見此便用卷起的書本頂端,重又輕輕幫她收攏回去。那小妖精哪裏是睡了,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悄悄瞄著書生偷偷笑哩!
書生倒是不覺,反而被手裏晦澀難懂的文字吸引著,在這瑩瑩光裏,進入夜深。
......
不知時辰幾許,天光迷蒙,承恩隻覺眼目酸澀脹痛兩耳嗡嗡,自身仿若被包裹在無邊無際的混球裏,沒有上下左右,更分不清東南西北。
此刻他隻覺心煩意亂,用手緊緊捂著腦袋狠狠搖晃。
“劈啪!”突然一個霹靂自虛空之中瞬間炸起,他緊緊捂住耳朵,在久久難消的耳鳴後,才能聽到逐漸遠去的隱隱雷鳴轟隆之聲。
經這一道炸雷,痛苦難受的感覺反而輕了,眼睛也變得清晰起來。強打精神睜眼四顧,放眼處竟是一個完全沒有踏足過的地方,可恍然間又覺得有些熟悉。
他在迷迷蒙蒙裏邁步向前而去,行不多久看到一掛白虹般的瀑布從千丈高聳的青山崖畔之間飛流泄下,落至低處已在水潭中掀起不知幾千尺高的飛沫。瀑布後麵隱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天然石洞,他便沿著山腳跟前的小路,往那個洞裏尋去。
越往石洞深處裏走,瀑布轟鳴的聲音便在身後逐漸衰弱。隱約裏仿佛聽到有人在說話,仔細聽更像是一個人在重複另外一個人的話語。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承恩走得近了方發現,那洞中正盤腿相對而坐著兩個和尚,兩人均雙手合十閉目,其中一個和尚誦述完一句,另外一個便緊跟著複述而出,不敢有絲毫錯漏。許是洞內光線昏暗,那兩人的麵目卻無論如何都看不真切。
他不敢打擾,卻好奇二人身份,便躡著腳往那附近走得更進了些。忽然,這二人誦述經書的聲音同時停了下來,轉頭向他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