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相似(1 / 2)

今晚方南單位有聚餐,陳科不知道忙什麼去了,反正沒來電話騷擾,路北岑回到家,打開空調,自己煮了碗麵,吃完繼續工作。

那七個多小時的素材,不過才聽了一半不到,聽同期的煎熬,更多時候不在於弄清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而是在重複勞動上,有許多時候,被采訪人說的話都是重複的,但是為了畫麵的不單一重複,以及表現采訪的詳實,是需要交叉剪輯的,作為一個聽同期的人,即使是編導本人,在聽同期的時候,也需要全盤記錄,在寫稿的時候再做取舍。

更何況有許多時候,被采訪人是有口音的,甚至有的人說的就是方言,那對於聽同期,就是一種絕對的煎熬,這一回,路北岑就被素材中,童母的采訪折磨得死去活來。

警方的調查重點,又重新轉回到案發現場那具燒焦屍體的身份確認上,另一方麵,對童海的行蹤,也展開了調查。無論如何,一個身份不明的人,被燒死在童海名下的車上,童海無遺是最有嫌疑的一個對象。

這時候,安田警方在本縣篩查近期失蹤男性人口時,並沒有收獲,但一個意料之外的線索,闖入了警方的視線。

與浮橋村一河之隔的鄰縣春和村村民老胡因為輕度智障的兒子失蹤,跨過橋,找到浮橋村來了,被正在村裏走訪的民警碰個正著。

有個村民還開了句玩笑,說是這個老胡的兒子叫胡海,一個童海一個胡海,兩人長得還挺像,村裏人以前還開過玩笑,說這倆像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而童母就最不喜歡村裏人說這話,倒不是別的什麼,就是她覺得她好好一個兒子,怎麼能和個智障放在一起打比。

警方十分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信息,就聊天一般問了問這個老胡,他兒子大概是什麼時候不見的。

老胡說這麼一想應該有十天半個月了,因為這孩子腦子不太好使,大半時候都是在村頭公路邊的大樹底下看車,見誰有吃的就管人家討,有時候也經常跑不見了,但一般過了幾天又會自己找回來,三十多年都這麼過來的,但這回不見的時間就有點長了,做父母的就著急了,這才開始找了。

辦案民警又讓那位老胡仔細回憶了一下,麵包車燃燒案那個日子,有沒有見過自家兒子,老胡一下就想起來,說那天他們家縣城有個親戚結婚,他們本來說帶胡海一起去吃席的,但是胡海頭天夜裏好像就沒回來睡,他們因為要趕車,就托了鄰居,等大海回來幫著給口吃的。

走訪的民警迅速把這個情況彙報給了領導,經過批準,把那位老胡帶到了公安局,采了DNA和那具燒焦屍體的DNA進行了比對,這回倒正好比對成功了。

屍體確定了身份,加上民警走訪時得來的信息,警方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這或許就是一起蓄謀已久的謀殺案,而凶手,正是失蹤的童海,目的就是讓這個叫胡海的代替自己死了,好騙保。

可這個猜測雖然有一定依據,但是依舊缺乏邏輯和證據支撐。一個人把自己變沒了,自己又拿不到半分賠償,丟下年邁的父母和尚且年幼的孩子,以及感情甚篤的妻子,還得失去身份過一輩子,這樣的事情,實在有些讓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