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危機(1 / 2)

汽車駛入大路,經過那條樹冠濃密的銀杏大道,眼前的美景更加豁然開朗。

前排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輕聲交談,並沒有影響後排兩個人睡得香甜。

“這個地方是真的很漂亮,用人間仙境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蔣中澤感慨道。

對於這一點,路北岑倒是很認同,微笑著點了點頭。

見路北岑表情柔和下來,蔣中澤搖了搖頭,輕笑道:“其實身處你們這個行業,就是站在信息的源頭和中心,你有很敏銳的直覺和洞察力,不過是你自己不以為然罷了。”

蔣中澤見路北岑沉默以對,便繼續道:“但是這是在信息不相對發達的現在,或許將來的某一天,當互聯網技術日益成熟,信息的發布不再依賴媒體本身,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也會發生改變,作為媒介,這個職業,可能會有潛在的危機。”

路北岑本能地想反唇相譏,可是話到了嘴邊,卻又收了回去,隻是不自覺皺了皺眉頭,實事已經在證明,互聯網影響收視率,互聯網影響紙質出版物的售賣,這都是已經可以看得見的。

而媒體這個行業裏的從業大軍,從報刊、雜誌、書籍到廣播、電視,可能廣博電視和書籍還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短時間內被取代的可能性稍微小一點,但是報刊是真的已經處在危險的邊緣。

在前麵許多年,因為人們瘋狂地需求信息的傳遞和傳播,各類報紙層出不窮,一座城市四五份都市類報紙,真正的獨家新聞和深度報道又能有多少?

路北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現如今報社裏新進的記者,實在找不到什麼新聞,天天去大橋邊上蹲著,碰到一個跳江的,管他能不能采訪到後麵的故事,又或者是就是普通的失戀、被離婚,或者是還不起賭債,反正拍到張圖,回來就是一條新聞。

更有甚者,還有些報社記者在網上抄新聞,開始的時候,抄得全城的報紙內容幾乎都一樣,自然會挨批評。

吃一塹長一智之後,就開始找冷門網站,甚至是越冷僻的網站越好,可這種網站上的新聞,往往有許多本身就是杜撰的。可抄襲者不管那麼多,直接把地名一換,過審的時候,審批的領導終於見到新一點的內容,就簽字過審。

反正都是杜撰的,大概率不會引起什麼法律糾紛,可問題是,假新聞終究是假新聞,看的人多了,自然會有人來質疑,公信力也在逐步下降。

而都市報本來就是麵向市場要效益的,要不就是內容同質化、要不就是假新聞太多,發行量自然逐步下降。大型傳媒集團下麵的都市報,還可以靠一些獨有的信息渠道勉強支撐,可對於小報來講,日益失去讀者,失去市場,就開始虧損。

虧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降薪減員,大浪淘沙,第一批傳媒行業失業的人員,如同九十年代初企業改革一般,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這裏麵有互聯網新技術帶來的影響,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過剩了。可是互聯網依舊在發展,甚至是日新月異,現在辦公基本都靠QQ聯係,電話用的都少。

當互聯網上的信息開始爆棚的時候,人們不需要花錢,就可以在網上瀏覽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到那時,除了有訂閱任務的官方大報,其餘麵向市場的報紙,隻怕都是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