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九祖看了南宮水鏡,諸葛言兩人一眼。
兩人笑了笑,示意他繼續解釋。
梅九祖喝了口茶,潤了潤喉,這才說道:“張尊客這個年紀,君子玉佩戴不得,會引來殺身之禍。士人玉佩就沒問題了,而且佩戴的士人玉佩越多越好。”
經梅九祖這一提醒,張一流終於從震驚中緩過來了。
在張鶴舟的記憶中就有相關士人玉佩的信息。
“君子難出,士人易得。”
“讀書人隻要持之以恒的行善積德,堅持十年以上一般就能得到一枚書院士人玉佩。”
梅九祖笑道:“當然,我這裏說的士人易得,是對那些足夠自律,有恒心有毅力,樂於助人的讀書人而言的。”
“一般的讀書人,堅持兩三個月可能做得到,堅持十年,那就是難為他們了。”
梅九祖喝了口茶,繼續道:“一枚書院士人玉佩就是一張護身符,一個關係網。”
“出門在外,佩戴士人玉佩能少去不少麻煩。”
“比如遊曆中遇到難事,禍事,持玉佩去交好的書院,宗門,通常都會得到一定的幫助與支援。”
“再比如異族,異族雖然喜好暗殺讀書人,但一般不會輕易暗殺一個士人。因為人族士人太多了,當然這是相對於異族而言的。”
“異族若殺一個士人,我們便會以牙還牙,殺他們兩個異族士人。”
“這對異族而言,有點得不償失,所以後來異族就極少對人族士人出手了。”
“此外,士人身份在人族也同樣好用,比如,小偷小摸之人絕對不敢對你下手,黑店之類的殺人越貨之地也不敢對你下手……”
“當然這隻是對一般人而言,有些大的殺手刺客組織,殺人從來隻認錢不認人,目標有無士人身份對他們來說並無二致。”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擁有士人頭銜的讀書人不管是鄉試還是貢試、殿試,都有額外的加權,說的白一點,擁有士人身份的讀書人更容易金榜題名。”
“拿大乾王朝舉例,一個讀書人若能持有三枚士人玉佩,不用參加考試,即可獲賜同進士出身。”
“五枚士人玉佩,賜進士出身。
七枚士人玉佩,賜進士出身,授庶吉士。”
張一流一邊聽一邊回想張鶴舟的記憶。
現實情況確實跟梅九祖所講的一樣。
七枚士人玉佩。
不用考試,就能獲賜進士出身,授庶吉士!
張一流兩眼發光的看著茶幾上呈一字排開的七枚士人玉佩,心裏隻有兩個字,真香。
諸葛言笑道:“小友若是佩戴七枚士人玉佩進京趕考,隻要小友的科舉水平在水準線上,探花穩拿,至於榜眼與狀元那就要看運氣了。”
“探花,若能中個探花,小子做夢都能笑醒。”
張一流由衷說道,前身科舉技藝差勁,他也不怎麼會。
這次進京趕考,他早就做好名落孫山的準備了。
在他的計劃中,進京趕考若是能金榜題名最好,不能就抄詩詞,抄古典文學。
做一個文抄公,以詩詞會友,以文學交友。
當一個大詩人,大詞家,同樣能與廟堂上的儒修,法修,兵修等等修行官員拉上關係。
而後以交流名義索要一些字畫書籍,儒家真意,法家真意,兵家真意不就滾滾而來了嗎。